现在多数家长工作繁忙,带孩子的重任大多交在老人手上。不得不说,老人帮忙带娃,给父母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虽然如此,但老人带娃还是有不少的隐患,需要家长注意的。
5月4日,四川的一位老人,因为出门忘记带钥匙,无法进屋,就用一根绳子,把9岁的孙子从6楼的楼顶吊下去开门。
结果绳子突然断裂,孙子被困在了4楼的防护栏,等民警到时,孩子已经被困了将近1个小时,多次体力不支呼救:叔叔,我腿麻没有力气了。
幸好孩子手抓住了防护栏,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老人的记性相对较差,出门忘记带钥匙,也是常有的事。但老人通常比较节俭,又存在侥幸心理,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找人来开锁,而是想一个看起来似乎更简单快捷的方法。
16年的9月19日,一位年仅11岁的孩子从5楼天台摔下身亡,原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因将钥匙反锁在了家长,于是将孩子用绳子从5楼的天台吊到4楼拿钥匙,结果绳子断裂,孩子摔下不幸身亡。
因为一时的疏忽、心存侥幸,而造成了悲剧,不仅家长自身悲痛,老人更是会悲痛上再加上自责。
所以如果家长将孩子交给父母带时,这些千万要注意。
嘱咐老人收好药品因为身体原因,不少老人患有三高症,特别是高血压,更是大多数家有老人常有的,而高血压药也是需要每天服用的。有的老人为图方便,会将药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前段时间,一位奶奶在煮完饭后,发现4岁的孙子摊在了沙发上,送医院后,经过医生询问,尚有一丝意识的孙子告诉医生,自己吃了桌子上小瓶子里的4颗糖。原来,不懂事的孩子,将降压药当中糖果吃进了肚子里。
所以,家有老人带孩子的,要嘱咐老人,将自己所服用的药品收好。孩子看到老人服药会心生好奇,千万不要跟孩子说这是糖,而是要跟孩子明确交代:这个是药,不能随便碰,更不能随便吃。
2.不要过于节俭
之前一位妈妈跟我说,自家老人非常节俭,剩菜剩饭从来不舍得倒,都是放冰箱了,吃的时候热了又热。
只要自己跟丈夫不在家,老人跟孩子两个吃的就很随意,经常一碗粥、一碗面条就打发了。
老人大多是从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来的,所以通常比较节俭,因为知识所限也不会过多考虑营养以及食物安全问题。
剩菜剩饭存放时间过久,容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有致癌风险。而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需要荤素搭配,合理营养,而不仅是吃饱就够了。
所以如果家里老人带娃,家长要跟老人交代好,不要过多地吃剩饭剩菜,一味节俭给身体带来伤害,反而得不偿失。
3.不要用电视哄孩子
孩子活泼好动,老人通常比较受不了孩子折腾,希望孩子能赶紧安静下来,而看电视是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一个很直接的方式,有时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养成习惯之后,如果大人不给看,孩子就会哭闹不休。
不过老人精力有限,不能陪孩子一直走动,所以家长可以买一些孩子能坐下来跟老人一起玩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拼图等,让孩子可以坐下来安静地玩耍。
4.不过度溺爱和包办
许多老人都会有补偿心理,年轻时没有办法给子女很好的生活照顾,全数投射到孙辈上。而这种补偿心理很容易就变成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容易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懒惰的性格。
所以家长在家里时就要以身作则,多给孩子自己动手锻炼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整理玩具,并且及时表扬孩子。
老人看到后也会有个正向的作用。
虽说老人带孩子有一定的弊端,但是的确给家长减轻了不少负担,而且很多事并不是老人主观不愿做好,更多的是源自观念、想法上的差异。
所以如果家里有老人带娃,父母还是要心怀感激,抓大放小,多强调原则性的问题,其他小事可以不用过于在意。
同时,对于孩子来说,即使有老人陪伴,父母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给孩子有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