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的出现打破了现有的治疗瓶颈,患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治疗有效率得以明显提高。除目前已公布的KEYNOTE-研究数据外,免疫联合其他治疗在晚期食管癌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KEYNOTE-、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疗等研究,未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为此,ONCO前沿特别邀请到医院的刘孟忠教授,为我们解答KEYNOTE-研究相关结果及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前景。
01
KEYNOTE-研究中国食管癌人群数据首次在今年刚刚结束的ESMO大会上公布,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在总生存,客观缓解率,持续缓解时间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数据完胜化疗。KEYNOTE-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食管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什么?是否意味着食管癌二线治疗步入“无化疗”的免疫时代?
刘孟忠教授
KEYNOTE-研究对我国食管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食管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侵袭性高,死亡率高。以往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同步放化疗是标准的治疗手段,但客观缓解率仅有40%左右,60%的患者后续仅能使用化疗和靶向治疗,然而两者的疗效欠佳。KEYNOYE-研究的结果可谓给予中国患者一针强心剂,其中中国亚组人群,无论PD-L1表达情况,中位总生存达到了8.4个月,而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总生存达到了12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为53%,是化疗组的3倍有余(16.1%)。另外,即使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甚至3~5级的不良反应仅为化疗组的一半(帕博利珠单抗组21.0%,化疗组42.4%)。因此,帕博利珠单抗以其高效低毒的临床数据,为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尤其是60%左右对放化疗不敏感或术后复发的二线治疗的患者,攻克了临床难题。
未来,食管癌步入“无化疗”的免疫治疗时代不无可能。目前,食管癌免疫治疗仅有帕博利珠单抗的KEYNOTE-研究证实其良好的疗效,其它免疫治疗药物是否能够重复上述的结果,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另外,KEYNOTE-研究的临床数据与真实世界的临床疗效是否相符或者进一步提高呢,也是值得期待的。总体而言,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二线治疗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是否可以用于食管癌一线治疗方案选择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02
当前我国在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或术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的治疗还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刘孟忠教授
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或术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非常大。全球有46万的食管癌患者,而中国就占据一半,况且东西方食管癌患者的特征、病理类型、好发部位都不一样。在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或40%~50%术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中,60%同步放化疗失败后需要内科和放疗科医生的帮助,这部分患者除了化疗或者中药治疗外,没有更好的选择,而KEYNOTE-研究把免疫治疗带到了他们的面前,其中中国亚组人群数据相比全球数据,更加出色,这或许意味着中国人群更加适合免疫治疗,同时NCCN指南和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推荐和即将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食管癌的二线治疗,未来临床医生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治疗模式。
03
ESMO还公布了一个放化疗联合免疫的研究:韩国延世大学肿瘤中心的SeoyungLee教授介绍了一项Ⅱ期研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术前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SCC,病理完全缓解(pCR)率高达46.1%。媒体采访环节,他提到免疫与放化疗协同增效,免疫联合治疗应是食管癌治疗领域未来方向。对此,您怎么看?
刘孟忠教授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肿瘤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医院也正在积极着手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从目前韩国延世大学肿瘤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术前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SCC,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达到46.1%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但与预期中的疗效还是有所欠缺。因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病例完全缓解率几乎能够达到40%左右,加入免疫治疗后,病例完全缓解率仅提高了6%左右,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研究入组例数少,仅有26例患者,另外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后,再应用免疫维持治疗,疗效是否更好,未来期待医院的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数据公布,确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地位和作用。
刘孟忠教授医院食管癌放疗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第一届名医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导师中山大学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山大学放射肿瘤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名誉主委广东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医疗业务特长:在胸腹部肿瘤及前列腺肿瘤的放化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从事胸腹部放射治疗研究,开展食管癌的术前放化疗多中心临床试验,论文以共同通讯发表在JCO杂志;进行同期放化疗方案的探索,论文被NCCN指南采用;在胸腹部先进放疗技术(4D-CT\IGRT等)的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国自然、省部级课题多项,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收录。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ONCO前沿所有。其他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白癜风专家李从悠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