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www.teaformosa.com/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超过25%,患病人数为2.44亿,其中继发性高血压占比达5%~10%。继发性高血压也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症状之一,当原发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更高,而病因常被忽略以致延误诊断。近年来,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已成为高血压诊断治疗的重要方面。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及时明确病因并积极针对病因治疗,降低因高血压及并发症造成的高致死及致残率,更好的守护明水人民健康。
医院对口支援单位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专家李俭强老师每医院门诊一楼出诊,望广大患者勿错失良机!
继发性高血压如何进行筛查:
1.肾实质性及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肌酐、尿酸、血糖、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12小时尿沉渣检查;肾脏及肾动脉彩超或肾动脉CTA;眼底检查;医院可行肾脏穿刺及病理学检查。
2.内分泌性高血压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测定及比值(ARR)、盐水试验、卡托普利试验、肾上腺静脉取血激素测定;血、尿儿茶酚胺,肾上腺CT,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大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测定、OGTT同时测定血糖及生长激素等。
3.主动脉缩窄
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可明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相关检查。
6.药源性高血压
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是否服用过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7.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可通过基因诊断明确。
继发性高血压原因:
1.肾性
(1)肾实质性高血压:病因为原发或继发性肾脏实质病变,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其血压升高常为难治性,是青少年患高血压急症的主要病因;常见的肾脏实质性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代谢性疾病肾损害;系统性或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肾脏肿瘤等。
(2)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导致患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明显增高,引起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肾动脉狭窄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1%~3%。
2.内分泌性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而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低血钾和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制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是肾上腺腺瘤、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增生,少见原因为腺癌和糖皮质激素可调节性醛固酮增多症。
(2)嗜铬细胞瘤: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过度分泌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3)库欣综合征:即皮质醇增多症,其主要病因分为ACTH依赖性或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两大类;前者包括垂体ACTH瘤或ACTH细胞增生、分泌ACTH的垂体外肿瘤;后者包括自主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腺瘤、腺癌或大结节样增生。
(4)肢端肥大症是由于垂体肿瘤引起前叶分泌过多生长激素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3.其他
(1)主动脉缩窄:系少见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及获得性主动脉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表现为主动脉的局限性狭窄或闭锁,发病部位常在主动脉峡部原动脉导管开口处附近,个别可发生于主动脉的其他位置;获得性主动脉狭窄主要包括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夹层剥离等所致的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只有位于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上段才会引发临床上的显性高血压,升主动脉狭窄引发的高血压临床上常规的血压测量难以发现,而肾动脉开口水平远端的腹主动脉狭窄一般不会导致高血压。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由于睡眠期间咽部肌肉塌陷堵塞气道,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口鼻气流量明显降低,是顽固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4)药物性高血压:是常规剂量的药物本身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当血压/90mmHg时即考虑药物性高血压。
(5)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如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Gordon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