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泌尿系统考点总结一

时间:2021-7-6 15:37:15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北京青春痘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637.html

一、肾小球肾炎1.急性肾小球肾炎儿童、青少年+上感史后1-3周后血尿+急性肾炎综合征+血肌酐轻度升高+(血C3下降+ASO上升)=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主要为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少数重症病人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与水钠潴留有关;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血清C3一过性下降,可临床诊断急性肾炎。肾活检指征:(需要掌握)当临床诊断困难时,急性肾炎综合征病人需考虑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肾活检的指征为:①少尿1周以上或进行性尿量减少伴肾功能恶化者;②病程超过2个月而无好转趋势者;③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病综合征者;治疗: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即急性肾炎+急性肾衰预后差)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形成新月体);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急骤恶化(少尿或无尿、血肌酐重度升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炎,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为主要特征,新月体形成使得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使肾小球功能丧失;I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GBM)型肾小球肾炎;抗GBM抗体阳性;II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II型,又称少免疫沉积型;ANCA阳性;注:III型ANCA少免疫鉴别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重症急性肾炎或重症膜增生性肾炎也可发生急性肾损伤,但肾脏病理不一定为新月体肾炎,肾活检可明确诊断;注:三个系统病变引发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即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病);均可形成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重症急性肾炎(即重症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膜增生性肾炎(即重症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此两者病理改变并无新月体形成!!治疗:I型急进性肾炎的治疗首选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效果差;II、III型急进性肾炎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3.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血压明显增高的慢性肾炎需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继发性肾损害(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后者先有较长期高血压病史,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曲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2.0g/24h,以中、小分子蛋白为主,可有轻度镜下血尿),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并发症和眼底改变;注:高血压继发性肾损害:小管病变较早;主要导致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慢性肾炎:小球病变较早;主要导致小球滤过障碍为主,肌酐增高;治疗原则: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红细胞或轻度尿蛋白为目标(不主张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是两个重要的环节;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80mmHg);尿蛋白的治疗目标:争取减少至lg/d;如无禁忌症,应该尽量首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或ARB类药物;(2)ACEI保护肾功能作用机制:多年研究证实,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后两种作用除通过对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特殊调节作用(扩张人球和出球小动脉,但对出球小动脉扩张作用大于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并能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如抑制细胞因子、减少细胞外基质的蓄积)起到减缓肾小球硬化的发展和肾脏保护作用,为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和(或)蛋白尿的首选药物;通常要达到减少蛋白尿的目的,应用剂量需高于常规的降压剂量;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血钾5.5mmol/L绝对禁用ACEI/ARB),血肌酐μmol/L(3mg/dl)时禁用;4.IgA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青少年+上呼吸道感染史(喉炎等)1-3天后血尿+其他表现正常或轻度异常=IgA肾病;病理:主要病理特点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最常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血尿最常见;(1)前驱症状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起病前多由感染史,常为上感(其次为消化道、肺部和泌尿道感染);(2)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部分患者常在上感后24—72小时出现突发性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实验室检查:30%~50%病人伴有血IgA升高,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不相关;诊断:年轻病人出现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尤其是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血尿,临床上应考虑IgA肾病的可能。本病的确诊有赖于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治疗:(1)单纯性血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一般预后良好;(2)伴有蛋白尿:建议使用ACEI或ARB;尽量将尿蛋白控制在0.5g/d;总结: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1.儿童、青少年+上感史后1-3周后血尿+急性肾炎综合征+血肌酐轻度升高+(血C3下降+ASO上升)=急性肾小球肾炎;(1)患者年龄多见于儿童、青少年(10-30岁);(2)临床表现“上感”后1-3周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出现少尿及肾功能不全的表现,题干中给出的血肌酐(Cr)常轻中度升高(一般给出血肌酐值-umol/L),可伴有血清C3下降并于8周内恢复正常(诊断意义很大),可伴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升高,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2.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起病+肾功能急骤恶化(少尿或无尿、血肌酐重度升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起病特点:由于急进性肾炎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起病,因此与急性肾炎类似,急进性肾炎也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2)疾病进展急进性肾炎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在短期内发展成尿毒症,题干中给出的血肌酐(Cr)常重度升高(血肌酐值一般umol/L)3.急性肾小球肾炎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技巧它们均可有“上感病史+急性肾炎综合征+血肌酐水平升高”;(1)看患者的年龄:由于急性肾炎综合征多见于儿童、青少年(10-30岁),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年龄较大,常30岁;(2)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由于急性肾炎可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考题中题干中给出的血肌酐(Cr)常轻中度升高(一般给出血肌酐值-umol/L);而急进性肾炎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在短期内发展成尿毒症,题干中给出的血肌酐(Cr)常重度升高(血肌酐值umol/L);(3)不可看到患者有“上感病史”就认为一定是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也可有上感病史;(4)不可看到少尿或血肌酐升高就认为一定是急进性肾炎,急性肾炎也可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4.青少年+上呼吸道感染史(喉炎等)1-3天后血尿+其他表现正常或轻度异常=IgA肾病;IgA肾病和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好发人群都是青少年,临床表现都以“血尿”为突出症状,都可以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注:“上感”1周以内(1-3天)出现血尿的是IgA肾病;“上感”1周以后(1-3周)出现血尿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

每周更新

考研资讯+经验贴+知识点讲解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hbwh/12591.html
热点排行
日常生活中引起高血压

当人们出现高血压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容易出现各种心脑……【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日常生活中引起高血压

当人们出现高血压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容易……【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日常生活中引起高血压

当人们出现高血压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容易……【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