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http://m.360xh.com/xinwen/3259/65468.html
案例一
郝大爷,今年78岁。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0年,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及阿托伐他汀治疗。近2月来出现午后、傍晚小腿水肿,早晨起来水肿消退,同时伴有活动后气急,走个米就要休息一下。郝大爷家住3楼,原来可以一口气走上去,现在爬到2楼就要休息一会儿。到我门诊一看,血压高(/70mmHg),心脏大,BNP(血脑利钠肽,提示心功能的一个指标)增高,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都正常,双下肢静脉B超正常。综合考虑郝大爷是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我给他加了一点利尿剂,调整了一下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改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再叮嘱郝大伯低盐、低脂、适当的水分摄入控制。3天后郝大爷水肿消退,血压控制在/65mmhg左右,就停止服用利尿剂,继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
刘主任有话说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如果伴有活动后气急,首先要考虑心源性水肿。建议低盐、低脂、适当控制水分摄入,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必要时可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治疗。
案例二
王女士今年30岁。近1月来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午后双下肢水肿,而且压之不凹陷。到我门诊来看,检查发现王女士尿蛋白++,尿红细胞++,尿肾功能全套多项指标明显增高,血压/95mmHg,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素、心功能指标均正常,考虑王女士为肾源性水肿。再进一步给她检查自身免疫系统系列,发现抗核抗体1:,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阳性,乙肝三系阴性,考虑为狼疮性肾炎引起的水肿,后续转到肾内科进一步穿刺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Ⅳ型,经糖皮质激素标准治疗方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后,水肿消退,尿常规基本恢复正常。
刘主任有话说
对于水肿伴有蛋白尿和/或血尿患者,在考虑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同时,必须要排除继发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病、骨髓瘤肾病等。
案例三
陈大哥今年50岁。近1月出现乏力、腹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到我门诊就诊发现: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有大量腹水),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进一步给他做B超提示肝硬化。肝功能示白蛋白2.8g/dl(明显降低)、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增高,乙肝三系提示乙肝小三阳,乙肝DNA阳性,考虑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引起的水肿。我叮嘱陈大哥低盐饮食、严格控制水分摄入,给他开了一些护肝、补充白蛋白、利尿药物,以及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治疗后,陈大哥腹水、下肢水肿明显消退,肝功能也恢复正常。
刘主任有话说
对于伴有乏力、纳差、腹胀的下肢水肿患者,应重点排除慢性乙肝肝硬化所致的水肿。
案例四
鲁大爷今年70岁。患高血压病20年,长期缬沙坦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1年前开始加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目前血压控制在/70mmHg左右。近2月来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活动后气急。到我门诊就诊,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甲状腺激素、心电图、心超、肝胆胰脾双肾、双下肢静脉B超均正常。我考虑鲁大爷没有心、肝、肾、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引起水肿因素,结合鲁大爷1年前加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治疗后开始出现水肿,初步判断是氨氯地平片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我建议鲁大爷停用氨氯地平,将降压药改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后,第二周鲁大爷来我门诊复诊,水肿已经明显的消退,血压也控制得不错。
刘主任有话说
对于使用钙拮抗剂降压治疗后出现的双下肢水肿,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应高度怀疑是该类药物引起的血管性水肿,建议停用该类药物,改用其他类药物降压治疗。
案例五
周女士今年55岁。近1月出现双手肿胀、双下肢水肿,压之不凹陷。我详细地询问病史,发现周女士还有怕冷、乏力、情绪低落、不愿讲话、便秘等症状。查体心率慢,查血T3T4明显降低,TSH(促甲状腺激素)、TG-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TPO-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明显增高,结合B超结果,考虑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粘液性水肿,经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后,水肿消退。
刘主任有话说
对于双下肢水肿伴有基础代谢率低下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粘液性水肿,血甲状腺激素测定可以明确。纠正甲减可以使水肿消退。
案例六
张大伯今年60岁。近3月来出现久坐后两侧踝关节、足背凹陷性水肿,晨起水肿消退。门诊查看是发现双踝关节的水肿并不对称,右侧明显,而且可见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我给他做了双下肢静脉B超,提示双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右侧为甚,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考虑为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我建议张大伯避免久坐或久站,鼓励他穿弹力袜,并开了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功能。张大伯听从建议,穿了弹力袜后水肿明显缓解。
刘主任有话说
对于出现单侧或双侧明显不对称下肢水肿,应考虑下肢瓣静脉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建议下肢静脉B超或静脉造影,以明确诊断。病情较重转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
下肢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引起下肢水肿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心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以及局部血管因素等。所以,具体病人必须具体分析,需根据水肿的特点、结合一系列检查来明确原因,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如果你有下肢水肿的问题,可以来全科医学科门诊就诊,我们来帮助您查明原因。
刘长生副主任
从事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普内科疾病诊治经验,擅长于各种老年内科疾病的诊治,特别是老年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周五下午(解放路院区)。
供稿:浙大二院全科医学科刘长生
责任编辑:李博涵
审核:童钰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