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何成雄,主任医师,曾任福建省皮肤病院副院长、福建医学会皮肤病分会主任委员,福建健康专家库成员。
很多人都会在炎热的夏季选择游泳来消暑,游泳虽然是夏季消暑又健康的一种运动方式,但公共泳池人流量大,每个人的体质特征不同,也许一不小心就容易染上疾病。
尤其是手足癣,多数手足癣患者都是在公共场所由于卫生疏忽而引发的。手足癣严重者会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
专家指出,夏季天热多汗,是手足癣患者的高发期,尤其是在公共泳池的公用拖鞋是感染足癣的重要来源。手足多汗者尤其要注意夏季卫生,多汗往往是手足癣诱因之一。
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全世界已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以上,绝大部分真菌是不致病的,只有多种真菌使人致病。
之所以岭南地区真菌病多,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比较适合其生长。适宜真菌生长的温度为22-36,湿度为95%-%的环境。
手癣是指手掌及手指的皮肤癣菌感染,有时损害可波及手背;足癣是指足底及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也可累及足背及踝部。
根据手癣和足癣的皮疹形态,可将之分为水疱型、鳞屑角化型及浸渍糜烂型三型。
手癣和足癣的致病真菌基本相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也可为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玫瑰色毛癣菌等。
诊断要点
1.病史
手癣和足癣多见于青壮年人;夏天长水疱明显,冬天脱屑、干裂加重;患处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通常单侧发病,病程长者可波及双侧。
2.体征
(1)水疱型:多见于手足缘及指趾侧,初起为散在或成群的深在性小水疱,干枯后疱顶表皮脱屑,新的水疱不断出现;并可向手足背扩展,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
(2)鳞屑角化型:多见于手掌及足跟部,表现为脱屑,角化过度及皲裂。
(3)浸渍糜烂型:多见于指趾间,主要损害为浸渍,搔抓后发生糜烂,露出潮红的糜烂面,可出现继发感染。
治疗原则
(1)根据疹型采用不同的外用药剂型;
(2)初发病例,皮损少采用局部疗法;
(3)反复不愈、顽固难治的病例可给予系统治疗或系统疗法配合局部用药;
(4)有继发感染者应同时治疗。
局部疗法
①水疱型:先用3%硼酸水或复方硫酸铜溶液浸泡,每日一次,每次15~30分钟;以后涂以龙素皮灵霜、克霉唑、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萘替芬霜等均可;也可用复方雷琐辛涂剂或复方苯甲酸酊外用,每日2次;水疱干枯后只用上述任何1种霜剂都行,每日二次,连用2~3周。
②鳞屑角化型:先用龙素皮灵霜、复方苯甲酸软膏或10%水扬酸软膏,皮损变薄后改用水疱型中使用的抗真菌霜剂,每日二次,连用了3~4周;
③浸渍糜烂型:先用1%雷凡诺溶液或3%硼酸水湿敷,每次15分钟,每日二次;待皮损干燥后再涂抗真菌霜剂如龙素皮灵霜或足癣粉,每日二次,连用2~3周。
系统疗法
①伊曲康唑:每次口服0.2克,每天1次饭后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以后依病情再服1~2个疗程,疗程间隔3周;
②特比萘芬:每次0.25克,每天1次口服,连服7天后改为隔日一次,连服2~3周。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不混用擦手布、擦脚布及拖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及睡前洗脚的习惯,手脚洗干净后务必擦干;
(2)手足癣治愈后应将发病期间用过的擦手布、擦脚布、拖鞋、袜子及鞋垫煮沸半小时消毒或丢弃不用,以免再染。
专家简介
何成雄,福建省福清市人。
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年从丹麦学成回国。3年6月和6年1~4月先后赴医院管理培训;原福建医院皮肤病性病分院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
编辑:七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