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管理

时间:2021-8-14 12:10:11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再是曾经的富贵病,而是“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如今高尿酸血症也加入到其中,发展成为“四高天团”。

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危害人体健康,不容我们小觑。

什么是“高血压”?

血管是非常有弹性的管道,血液就在这些管道中运行,血液就会对血管产生一种侧向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相互的,血管对血液也存在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正是这种压力,促使血液向前运动。高血压便是血管受到血液的侧压力升高。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年监测数据估计,我国约2.9亿人患高血压,这个数字多么可怕,就是说五个人之中便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而这组监测数据已过六七年,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可能更高,认识高血压已经成为每一个人必须要了解的健康知识。

我国高血压病存在“三高”、“三低”和“三不”现象。

“三高”主要指: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高血压的危害性毋庸置疑,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城乡普遍存在对高血压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据调查,有53%的人测过血压,但知道自己血压水平的人仅为4%,高血压病人中只有17.1%进行治疗;只有4.1%坚持服药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研究证实,早期防治高血压,合理用药,又可使高血压严重并发症减少50%,显著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但高血压患者服药又普遍存在着“三不”现象:

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从而使高血压在潜移默化中吞噬着人类的健康,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所以高血压又被称作“无声的杀手”。

科学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过大等。除遗传因素外,其他因素得到控制和改善有利于血压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是其他疾病引发的血压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动脉狭窄、某些肾脏或肾上腺疾病等。这些疾病得到治疗后,血压也会随之降至正常值。如果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在1-4周内再测量2-3次,如果每次测量都达到上述数值,可诊断为高血压。

  初发高血压,大多数人是有症状的,但因症状轻或不典型,容易被忽略。高血压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头脑不清楚、困倦、睁不开眼、疲乏等。如官兵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测量一下血压,明确是否由血压升高造成。

高血压本身症状不可怕,但它会引起并发症,而且并发症不可逆转。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有心脏损害、脑损害、肾脏损害、血管损害、眼睛损害等。

高血压有效风险管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钠盐摄入。

健康成年人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高血压患者不宜超过3克。这个摄入量不是炒菜时的用盐量,而是指每日从餐食、零食和饮料等食品中摄入体内的盐量总和。高血压患者可以用控盐勺来控制食盐摄入,餐饮中也可多用些酸味调味剂,以减少盐的使用。

控制体重和体型。

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体重指数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所得数值),男性腰围二尺六以下,女性腰围二尺四以下。若需要减体重,不能减得太快,建议每周减重0.5-1千克。

戒烟限酒。

已吸烟者建议戒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饮酒。

运动锻炼。

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和1-2次肌力训练。要注意的是,每个人情况不同,运动强度应个体化,必要时可咨询医生。

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易导致血压升高。保证充足睡眠、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

避免用药误区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高血压患者具体用药方案应由医生制订,并遵医嘱坚持服药。有的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错误认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认知及替代性认知。

“血压高没有感觉,可以不用吃药。”

高血压对机体的损害是持续存在的,是否服用降压药不是以有无感觉为准,而是以血压数值为准。

“吃了降压药会产生依赖,就停不了药了。”

降压药本身没有成瘾性,服用降压药是为了将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而不是为了停药。如果随意停用降压药,血压会再度升高,需再次服用降压药。

“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服用。”

降压药都有副作用,但只有极少部分患者服药后会出现副作用,通常不严重,适应后或停用后副作用会消失。而且,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

“降压越快越好。”

降压速度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导致缺血情况。治疗时通常应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在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将血压降至目标血压。

“吃上降压药就放心了。”

只吃药不监测血压不知道血压是否控制良好。如果服药后血压没控制到理想水平,那么高血压的危害依然存在;如果服药后出现低血压情况,也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除服用降压药外,要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在身体不适时,要先测血压。

“吃有降压作用的食物或保健品就可以,不用吃降压药。”

有些食物或食疗方法对血压调控有一些作用,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辅助手段,但无法替代降压药。

中医理论中认识一下高血压。

中国古代没有测量血压的仪器,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血压病患的大量存在,古代的中医虽不知血压增高,但并不妨碍对高血压的治疗。因为中医不是单纯针对血管的侧压力,更注重生病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jbtx/12802.html
热点排行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