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弥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性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唾液腺体及泪腺体等外分泌腺体受累为主要特征[1-2]。主要临床症状为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的口眼干燥、乏力,关节疼痛等,且尚有其他外分泌腺体和腺体外的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的多系统性损害症状,极度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现高谢晶日教授运用口服中药汤剂方法治疗干燥综合征1例,取得显著疗效,笔者跟师于旁侧,现将此病例整理如下。
患者张某,女,88岁。主因“眼干发热30年余,甚则伴头晕目眩,目眦红肿溃烂,加重2周”,于年10月27日由黑龙江中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年经哈尔滨医院诊断为干燥症。于30年前出现眼干发热、疼痛,皮肤干燥,甚则伴头晕目眩,目眦红肿溃烂。查体可见:皮肤干燥、脱屑,眼角目眦少量渗出,无味,质稀,溃疡周围皮肤色泽暗,周边红肿。口舌干燥、口渴不欲饮,纳可、睡眠尚可,大便干燥,1次/2-3日,小便色黄,夜尿频,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弦细数。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58×10^9/L,淋巴细胞百分率43.40%,中性粒细胞17.00%,血小板分布宽度17.3fL,平均血小板体积12.80fL,大型血小板比率17.90%,血小板比率0.07%。凝血试验示:纤维蛋白原1.48g/L,血浆D二聚体0.58ug/mlFEU。中医诊断:燥证——阴虚燥热兼血瘀型。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谢晶日教授采取口服汤药,方药如下:黄芪、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石斛、沙参等药物日一剂ml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约一个月后破溃伤口愈合结痂,皮肤色泽如常,干裂情况明显减轻。
讨论:干燥综合症特点为皮肤干裂,容易破溃,破溃易反复,该患者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异常致使伤口容易出血,难以愈合。谢教授认为该患者为老年女性,素体气阴两虚,阴虚化燥,灼伤津液,气虚津液不上承于皮肤,故患者皮肤干燥,故:口服汤剂选用黄芪为君药,取其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行滞通痹之用,故中药汤剂遵循《内经》:“燥者濡之”的医理,予当归补血汤为基础方配丹参意在补气以升血,气血同治,达气行所畅,血至不阻。重取黄芪益气固表,拖毒生肌之效,使其溃腐之疮面加速愈合,其《丹溪心法》亦可知补气药的用药频率之高。二药配伍补中有清,清中亦补,虚实兼顾。《本草便读》:“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丹参可养血活血、凉血解毒,使瘀血内停之水湿消散,配伍黄芪则营气血、补泻固。此外,在离体动脉灌流试验中证实,丹参、黄芪对唾液分泌具有促进作用,在神经刺激或在动脉灌流液中运用促分泌剂时,均可诱导出唾液分泌。三棱、莪术等则助丹参活血化瘀止痛之功。然干燥综合征其久病累及五脏,故而选择濡养脏腑营阴之药,以顾护五脏六腑,其石斛、沙参归五脏之经,滋阴润燥,养阴生津,津液化生,方可输布全身以缓解口舌、眼、皮肤等干燥。上述诸药配伍达到补益气血,滋阳营阴,敛疮生肌,通筋活络,祛瘀止痛之效。服药一个月后伤口愈合,疼痛明显减轻,可正常睁眼。
皮肤脱屑症状明显减轻,皮肤色泽由艳红转至淡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口服汤剂在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明显缓解患者病痛的效果。患者出院前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63×10^9/L,血小板明显升高。诸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