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高血压研究进展
1青年高血压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10年,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提高。年Nguyen等报道美国24~32岁青年中高血压患病率19%,并仍然在不断上升。中国年高血压普查显示,15~45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0%,年18~45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1%,近10年增加了1倍。防治青年高血压不仅应了解患病率,其高漏诊率也应引起重视。美国一项对例18~49岁女性居民研究显示,仅有33%的高血压患者被检出,漏诊率高达67%。青年高血压的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
2青年高血压的主要类型
2.1早发的原发性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仍以原发性为主,男性占多数。医院报道了一组16-30岁的青年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59.9%(/),男性占84.3%(/)。国内外研究表明超重及肥胖、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睡眠质量差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是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也常合并高尿酸等代谢异常,血清尿酸水平与青年非勺型高血压发生呈正相关。Uchiyama等纵向分析了名在校大学生的血压和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表明二者有显著相关性。青年高血压与肥胖的关系在女性中则更加明显。空腹胰岛素水平跟青年高血压相关,胰岛素抵抗可加重青年高血压的程度。
文献资料表明,盐敏感者在青年高血压人群中的比率比较高,特别是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盐敏感性是青年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能增加青年的盐敏感性。年波兰Dziwura等报道GR基因多态性与青年高血压盐敏感性有关。
青年人大动脉弹性好,外周阻力较高,故舒张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升高不明显。青年高血压导致靶器官受损中,最常见的是左心室肥厚和肾脏受损,且血压呈非勺型者更容易发生。Ekore等分析了例住院的青年高血压的靶器官受损情况,肾脏受损占26.1%,左室肥厚占17.7%,视网膜病变和充血性心衰分别占4.0%、2.0%。但长期随访结果提示青年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较中老年组发生率低。
2.2青年继发性高血压Li等年对新疆例住院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青年患者是老年患者人数的2.2倍,说明继发性高血压以青年人为主。医院吴艳等对例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继发性高血压占40.1%(/),常见的病因有:肾血管性高血压(28.5%)、主动脉缩窄(4.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9%)、肾实质性高血压(1.6%)、Liddle综合征(1.0%)、其他(白大衣性高血压、Cush-ing综合征、肾素瘤等)占1.0%。
在Viera等报道中,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导致青年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青年女性。但国内多个研究提示,大动脉炎是导致青年肾动脉狭窄的首要原因;其次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另外更少数患者表现为肾动脉近端孤立性狭窄。青年女性处于生育高峰期,患有大动脉炎的青年高血压女性围产期可导致先兆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临床上,青年肾血管性高血压往往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呈中-重度升高,对于血压在短期内升高的青年需筛查。年美国Borazan等报道了1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罕见原因,即只累及肾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青年内分泌性高血压最主要的原因,女性多发,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10%。年Boulkroun等报道,青年人KCNJ5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青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学机制。最近研究提示,青年合并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2型糖尿病和顽固性高血压时需进一步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即使在血压相当的情况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比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更高。
2.3青年中的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类在诊室内测量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测量血压正常的假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亚洲青年中白大衣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0%。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识别出白大衣高血压,避免误诊,同时还能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及评价降压效果等。目前研究认为,青年中的白大衣高血压可能与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心理紧张焦虑、免疫功能异常、糖脂代谢紊乱有关,女性、肥胖者和吸烟人群中较多见。在临床实践中,要特别注意鉴别青年高血压中常见的白大衣高血压现象,以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3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调整生活方式是青年高血压的治疗基础。超重及肥胖、低出生体质量、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睡眠质量差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是青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一项大规模的饮食干预研究表明,对于合并有代谢综合征的青年高血压,限盐对血压的控制尤其重要。改变高盐饮食,同时补充钾和钙的摄入对青年高血压预防和控制也有一定作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可控的危险因素,是防治青年高血压的必要前提。
临床上调整生活方式往往效果不佳,这时单纯的生活方式调整已不足以控制血压,需要联合药物治疗。青年高血压特点之一是肾素活性较高、交感神经系统亢进。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交感神经纤维的传导,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阻断肾脏肾小球旁细胞β受体而抑制肾素释放和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产生,被推为青年高血压的一线用药。青年高血压往往存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因此,使用长效直接肾素抑制剂能抑制RAAS系统,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达到降压,在有效降压治疗的同时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是青年高血压另一理想药物。
大约有50%的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易达标,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在青年顽固高血压的发生与维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在青年高血压治疗中可望成为一重要的治疗方法。
来源:重庆医学杂志年6月第42卷第16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