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用药护理

时间:2020-8-9 16:48:23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注意生活中的健康提神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5098.html

1

疾病概况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包括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癌、输卵管癌等。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又名宫体癌,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好发年龄较宫颈癌晚,主要影响绝经后妇女,其发病高峰在50~60岁。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报道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已趋近甚至超过宫颈癌,并且疗效停滞不前,广泛引起了肿瘤学者的重视。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正确处理,一般预后较好。

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诊断时往往已属晚期。尽管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发病率占23%,在我国位于宫颈癌和宫体癌之后,居第三位,但其死亡率却居第一位。卵巢恶性肿瘤分为上皮癌、性索间质恶性肿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其中以上皮癌最多见。

宫颈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年全球新发的宫颈癌病例近5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27.3万例。发病年龄在20岁之前较低,20~50岁增长较快,其后上升速度变缓,但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从全国范围看,宫颈癌的患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但是如果能早诊断,及时、合理地治疗,其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早婚多产、性生活过早、性混乱、吸烟以及病毒感染等。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绝大多数绒癌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之后,称为“妊娠性绒癌”或“继发性绒癌”,主要发生于育龄妇女,是由妊娠滋养细胞恶变所致。少数绒癌发生于未婚、绝经后妇女或男性,常和卵巢或睾丸恶性肿瘤(如无性细胞瘤、恶性畸形瘤、内胚窦瘤),或纵隔、腹膜后肿瘤同时存在,称为“原发性绒癌”或“非妊娠性绒癌”。临床常见的为妊娠性绒癌,原发性绒癌极为少见。绒癌在东南亚国家较为常见,我国也不少见。绒癌是第一个单用药物达到根治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其死亡率已降至20%-30%,早期病例90%可以治愈。

原发性输卵管腺癌(简称输卵管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95%以上的输卵管癌为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少数是肉瘤。其扩散方式与卵巢癌相似,输卵管癌可直接延伸播散或通过淋巴管扩散。肿瘤分期与卵巢癌相似。子宫肉瘤是一组来源于子官间质、结缔组织或平滑肌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中较少见,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5%,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恶性程度高,局部侵袭性强,广泛转移早,预后差,以往报道其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近10余年来,随着化疗及综合治疗的进展,子宫肉瘤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达50%左右。

原发性阴道癌很罕见,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阴道的继发性癌较多见,在诊断原发性肿瘤前应考虑及排除继发性阴道癌的可能性。诊断时平均年龄为60~65岁。

2

临床特点

子宫内膜癌与高雌激素水平有关。内源性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闭经。多囊卵巢及不排卵、不孕少孕、绝经晚,并常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外源性雌激素所致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激素替代史及因乳腺癌服用他莫昔芬的病史,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溢血、疼痛、腹腔包块。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卵巢癌无特殊症状,当肿瘤增大时可发生腹腔蔓延,出现腹胀、腹痛、泌尿道及胃肠道症状,有的可有压迫感,坠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若肿瘤发生扭转或破裂则可出现急腹痛症状。卵巢癌的体征主要有下腹肿块,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及附件盆腔肿块。

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妇科病普查时进行防癌宫颈涂片时发现,或在早期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且常常发生于性交后,但是月经间期出血或月经过多也可能存在。宫颈癌晚期患者可有恶臭味的阴道排出物,异常阴道流血,或盆腔疼痛;阻塞性尿路病,背痛及腿肿则也是疾病晚期的表现。

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分娩以后。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假孕症状、腹部包块、腹痛等。

阴道癌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发生阴道流血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疼痛一般发生在癌症晚期。膀胱-阴道或直肠-阴道痿也是阴道癌的晚期表现。阴道下部的癌瘤可较早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输卵管癌临床表现有阴道排液、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下腹肿块等,半数患者有不孕史,晚期可有腹水、恶病质等。

3

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外,均应进行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同时切除子宫及肿瘤有可能转移或已有转移的病灶。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具有高危因素者术后需辅助放疗,必要时加化疗。临床Ⅲ期(或以上)及复发癌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评估以制定治疗方案。原则可参照相应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指南,但针对患者需重视个体化治疗。

卵巢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小肿瘤负荷并行确切的手术-病理分期。术后应尽快化疗,化疗药物及方案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而确定。目前研究发现,新药如拓扑替康、吉西他滨、脂质体多柔比星、依托泊苷口服胶囊、伊立替康、紫衫醇、新一代铂类化合物Zd等对耐药卵巢癌有较好疗效。近年的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在中晚期卵巢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改善了卵巢癌患者预后。

绒毛膜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要手段,即使晚期广泛转移者,经化疗后仍有可能获得痊愈。I、Ⅱ期的低危病例,多采用单一药物化疗;如属Ⅲ期以上高危病例,宜采用联合化疗。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放线菌素D(ACTD)等。吉西他滨、泰素、异环磷酰氨、自体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在绒癌的解救治疗中正在试用,初步看到效果;但因绒癌发病率较低,尚未见临床随机对照资料。

对大多数原发性阴道肿瘤,用放射治疗,且用外放射与近距联合治疗效果最好。对位于阴道上1/3处小的阴道肿瘤,则可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上部阴道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

迄今关于输卵管癌的治疗,尚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案。一般认为治疗方案和卵巢癌基本相同,即以一次彻底的手术为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辅以放疗或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用药处境与卵巢腺癌基本相同。

卵巢癌的较新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顺铂及烷化剂亦可适用于输卵管癌。子宫肉瘤对放疗和化疗敏感性均较高,治疗采用手术为主、放疗和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

目前认为对子宫肉瘤化疗最有效的单药是多柔比星和异环磷酰氨,其次为顺铂、氮烯米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D,也有一定的疗效。

文章摘录于《肿瘤科护士安全用药手册》

如此专业的临床指导书籍,你也值得拥有~

HELP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fzl/1077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