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333177.html
华南师范大学绿水青山暑期实践队与惠东县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环境调研方面达成了共识。当地管理处希望通过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青年力量,用法学青年的智慧与大众传媒的力量,以展现保护区青山绿水现状的形式,向外界传递保护环境和自觉遵守生态法律法规的理念。
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在当地设置管理处,招聘数十名护林员对山林进行维护,劝诫附近村民,定期到附近村庄展开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加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随着环保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村民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将生活能源换为煤气,十余年过去,保护区内山林焕然一新——绿植幽幽,植被丰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渐佳。
生物多样性调研
Day3:生物调研
日期:7.9|天气:晴转多云
到那绿水青山去
01.上山准备中
大伙们满怀激动的心情乘车前往
02.上山进行时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车开在泥泞的山路上,轮胎溅起一片泥黄色,崎岖的山路似乎要伸进云雾里,蜿蜒直上。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我们行走在湍流潺潺旁的山路上,脚踏落叶发出一片沙沙声,山重水复,转而曲径通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护林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上山探奇之旅。
素湍急流,鸟鸣山涧,云卷云舒,路途万物,唯美景不可负
碧水潺潺,鱼戏石间,微风拂袖,驻足回首,追忆似水流年。
03.物种展示
考虑到下乡队员的安全问题,最终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决定带我们三下乡队员沿着通平古道入山探访~虽然古道离村庄较近,珍稀动植物出现的几率不大,但我们仍然见识到了一些对生态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城市里少见的植物。
毛稔全株(队员温霓虹摄)
毛稔(队员温霓虹摄)
毛稔,又名甜娘、开口枣,为野牡丹科。毛稔花朵大而艳丽,是较好的庭院盆栽植物,成熟的果实香甜可口,可以生吃,亦可用来泡酒。根叶有收敛止血,消食止痢等药用价值。
岗松(队员吴臻葶摄)
岗松,嫩枝纤细,多分枝。叶小,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狭线形或线形,产于广东等省区。分布于东南亚各地。喜生于低丘及荒山草坡与灌丛中,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原为小乔木,因经常被砍伐或火烧,多呈小灌木状。花期夏秋。
谷精草的生长环境(队员易紫凌摄)
谷精草(队员温霓虹摄)
谷精草,一年生草本,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主产于中国多数地区以该植物全草作谷精草入药,秋季开花结珠时采收,晒干。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风热头痛。
地稔(队员吴臻葶摄)
地稔,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更是一种集药用、观赏和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实为球状浆果,直径在0.5-1.5cm,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实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红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原料。地稔喜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生活力极强,在石缝中亦能很好地生长开花。产于广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山菅(队员吴臻葶摄)
山菅,别称山菅兰、山猫儿等,为百合科山菅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3-7月。生长于平地至中海拔山坡或林下。有毒植物。根状茎磨干粉,调醋外敷,可治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炎等。山菅喜生长于高温湿润的气候,多产于云南(漾濞、泸水以南)、四川(重庆、南川一带)、贵州东南部(榕江)、广西、广东南部等地。
海南红豆(队员吴臻葶摄)
海南红豆为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原产于海南,喜光,对土壤要求严格,喜酸性土壤,喜肥水,抗风。生长较为缓慢,移栽成活较难。直接装盒销售外,还被串成项链、手链等首饰,可作用以表达爱情和友谊的特色纪念品。
匙叶茅膏菜(队员温霓虹摄)
匙叶茅膏菜多年生草本。茎极短缩。叶皆基生,呈镶嵌式;生于山区阴湿斜坡,或湿地水沟旁。分布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桃金娘(稔子)全株(队员林菁摄)
桃金娘(队员李晓华摄)
桃金娘别名:哆尼、岗菍、山菍、多莲。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花期4-5月。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白花灯笼(队员温霓虹摄)
鬼灯笼,中药名。是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花果期6-11月。用于治疗肺痨咳嗽,骨蒸潮热,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疖肿疔疮。产中国江西南部和华南部分地区。
在保护区建立之前,由于人民生产生活区域离山林较近,砍伐行为比较多,山上直径六公分以上的树较少,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它们的身影也在逐渐消失。在保护区建立之后,重新规划林区范围,对保护区内的林木采用统一管理,积极开展村民宣传教育,经过不懈努力,保护区内生态恢复到了较好水平。
根据管理处的资料,我们还整理了部分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动物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管理处摄)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全球仅剩余只。
广东省鸟——白鹇(管理处摄)
白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大型鸡类。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管理处摄)
藏酋猴: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区有岩石的生境中,集群生活,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亦食鸟及鸟卵、昆虫等动物性食物。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其最南的生活区域。
小彩蛋
队员们还幸运地发现了在山林上空盘旋的老鹰,现与各位看官分享一下激动的心情!
植物篇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管理处摄)
紫纹兜兰(学名:Paphiopedilumpurpuratum)兰科,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植物。10月至次年1月开花。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比较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属观赏类花草。
保护区内发现的新物种——惠州异药花(管理处摄)
《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综合调查研究》项目组公布调查结果,一种隶属于野牡丹科的植物新物种被发现,并获得国际认定,拟名为“惠州异药花”。惠州异药花作为新发现的新物种,意义非凡,该物种目前发现数量较少,零散分布于保护区内,开花时为四瓣花瓣,颜色为紫色,具有一定观赏性。
保护区内发现的新物种——毛柄马铃苣苔(管理处摄)
继发现全球新物种惠州异药花之后,惠州林业部门又发现植物新物种。这是惠州一个月内两次对外公布发现植物新物种,该物种隶属于苦苣苔科,由惠州市林科所发现,目前已通过国际认定,命名为毛柄马铃苣苔。种群数量不多,且其对生长基质有严格的专性,一旦其生境遭到破坏,就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水库调研
Day4:选择了水质调研,便只顾风雨兼程。
日期:7.10|天气:阵雨
白盆珠水库:你来,我用风雨迎接你。
用我们的力量,宣扬水环境的生态价值。
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白盆珠水库是广东省第四大水库,保障着惠州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其水质质量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斜风细雨中赶去见你
早上九点,水库采样小分队的队员们在享用过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提供的早餐后,徒步前往水库。下乡地点是保护区,难道就真的高冷得只剩下珍禽异兽了吗?
其实水牛大哥和白鹭小妹在真正是生活在当地村民身边的动物——或许在某段公路的转角,你就能看见牛大哥漫步闲逛的身影;亦或者是在哪块田间地头,你的笑声恰巧惊起了一群白鹭~
由于天气原因,路上阵雨不断,考虑到队员的体力问题和身体素质,我们决定派两位代表随护林员乘坐摩托车前往水库取检测所需的水样。
因为雨势过大,我们中途在附近养鱼居民的屋中避雨。
护林员叔叔用塑料袋自制的雨衣让我们成为全保护区最拉风的时装模特!
不知过了多少道弯,爬了多少个坡,我们终于来到了水库码头。雨后初晴的水库风光让我们眼前一亮!
对岸云雾绕山岗,据说对岸原来都是村落,但是随着生态移民,村民逐步外迁,往日的村落早已被植被覆盖,丝毫没有留下原村民生活时的痕迹。
据说图片里有一只蝴蝶,你能找到吗?
队员到岸边取水。水质相关数据检测正在进行中。
小剧场上线:咦,你们究竟是来三下乡,还是来旅游的?你猜呀!嘻嘻!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追鹭小分队上线!!!
在水库走访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游客在拍摄许多美丽的照片,如清澈的河水,青葱的山丘,成群的白鹭……
除了展现物种发展现状,我们还前往白盆珠水库进行了库区内调研活动,主要对象为库区效能和库区环境质量。在对水库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后,我们通过呈现白盆珠水库近十年现状对比,展现了在水库管理局的有效措施下,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良性发展的状况。
于白盆珠水库副坝处拍摄
调研队员在水库管理局采访相关负责人
根据管理局的介绍,水库初始建立意图是防洪,在水库经过了几次转型后,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水库工程的建设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更稳定的发展条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调研队员与水库管理局负责人前往水库途中
白盆珠水库主坝,为多功能型水坝
工作人员在给调研人员介绍水坝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工作人员在与我们交谈中对我们寄予期望,希望通过我们青年一代的力量,在后面的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仅能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还能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大众。
活动总结
我们开展环境调研,得出结论,通过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