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日益受到群众认可
尤其在广东地区
中医药的运用相当普遍
但某些认识上的误区
在一定程度上
扼杀了中医药原本拥有的正能量
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中医药不能降血压一些人受部分西医观点的影响,认为西医降血压起效快,中医药不能把血压降下来,所以用中医药完全是徒劳。
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中医药着眼于整体和辨证论治,通过对人整体的调理,间接起到降压的作用,或者说,血压下降是恢复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之外的副产品,中医药治疗是标本兼治,也更平稳。
误区二中药降血压永不反弹这种观点与上述观点正好相反,过度夸大中药的治疗作用。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情况,降血压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一个人的血压随时受到情绪、睡眠、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生存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且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存在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器质性损害,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使其永不反弹。中药参与降压治疗,是为了达到血压更平稳、靶器官保护更好、副作用更少的目的,笔者的临床经验也证实,中药在改善血压反弹、来回波动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稳定作用。误区三中药治疗无副作用这是对中医治病的一种误解。是药三分毒,没有副作用的还是药吗?中药治病,是用药物性味的偏向来纠正体内的偏盛偏衰。例如肝火旺了,用一些性质寒凉的中药如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泻火,这样应用中药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如果肝火旺了还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如附子、干姜之类,不但不会有效果,而且必然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副作用。中医治疗高血压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辨证准确、处方恰到好处,副作用自然就少,否则一样有副作用。所以,建议医院寻求中医药治疗,不要偏信某些江湖游医。误区四中药只能起辅助作用这也是一种偏见。由于西药降压效果快,容易让人产生信心;中药降压是通过对整体的调节,使人体内部阴阳气血慢慢发生微妙的变化来改善高血压这种阴阳气血不平衡状态,所以,中药起效慢,作用也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精确地对高血压患者遣方选药,确实可以提高西药的降压效果,甚至是减少西药的用量,避免其副作用。某些时候,中药更是主力军,尤其是对于难治性、复杂性高血压病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提示:
长期服用降压药,副作用大!
降压药避免不了脑梗、中风等风险大部分药物基本作用原理——
通过扩张血管,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对于钙离子拮抗剂,也就是地平类降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可以发生颜面部潮红、心跳加快。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下肢浮肿,以脚踝部、足背部浮肿较为明显。也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可能出现腹胀、胃痛等不适的症状。另外还有一种发生率较小的副作用,就是牙龈的增生,往往这种牙龈的增生不可逆,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对于普利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就是ACEI类降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其他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个别过敏体质的人群会偶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嘴肿、喉咙发紧、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另外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它也有升高血钾的作用而引起离子紊乱,同时它也可能促进尿蛋白的增加。
沙坦类降压药,也就是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的副作用是高钾血症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的是高钾血症,如果高钾血症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对于利尿剂,常用药包括氢氯噻嗪和螺内酯等:主要副作用它们主要的副作用是电解质的紊乱,如低血钾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引起血尿酸的升高;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主要会造成高血钾,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內酯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对于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药物是倍他乐克: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常见的副作用是心率减慢、诱发哮喘发作、导致高脂血症、乏力、头晕等。有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心动过缓等,还可以影响糖、脂代谢。
药物治疗缺陷
不能随意停药,否则血压就会反弹。只有按时按量长期服用才有效。
不能随意停药,否则血压就会反弹。
同时体内脏器会出现很严重的再灌注损伤!
高血压要终身服药吗?
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很多有高血压的人都听过一句话,就是“高血压药经常吃,甚至终身服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
有些高血压是暂时的,如果了解血压上升的原因,并能够很好地采取措施,血压就有可能恢复。但是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服用降压药,那么我们会一直依赖药品和医生,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地决定到底服不服用降压药。
小编推荐:
高血压食养调理专向食品寿延生摆脱高血压不是梦看看这些高血压康复患者怎么说:
这是一个20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三级重度高危病人,使用寿延生前血压高压-,低压-,因为高血压住院抢救过几次,被医药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下肢浮肿、头晕眼花、视力出现断片,8月25号开始服用寿延生,第一天三片、第二天起服用2片两天血压下来达左右,三天血压正常!服用寿延生8天消肿,20天头不晕眼不花了。
更多推荐七大症状“指路”继发性高血压晚上12点后睡的人,若身体有两处“发硬”,尽早检查,谨防卒中四张“处方表格”!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再也不用迷茫了!测一测:你的血管几岁了?告诉大家!血栓来了,身体会叫“痛”,3个部位经常痛,可能是心血管堵住了高血压饮食的七大禁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