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生朋友贾钰华。医院主任医师。
高血压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肝,二是痰湿。
为什么说高血压第一个关键点是肝?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中,情志不遂是重要的一环。长期的忧思恼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气郁化火,形成眩晕、迷糊、头痛等症状。这种情绪状态在高血压患者中相当普遍,他们往往容易暴躁易怒,这进一步加剧了肝阳上亢,促进了高血压的发展。
第二个关键点:痰湿
痰湿是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病机。痰湿中阻会导致清阳不升,引起头晕。同时,痰湿还可能随肝阳上扰,加重头晕、头痛的症状。尤其是那些偏好肥甘厚味的人,更容易形成湿浊内蕴,从而影响血压的正常。
我是广东省医院中医科贾钰华教授。,从业40多年,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调和肝阳、化解痰湿的小方子:
组方:天麻、生杭芍、生山楂、钩藤、草决明、珍珠母、泽泻、茯苓。
功效:
这个方子中,珍珠母、草决明用于平肝阳;白芍养肝血、柔肝;山楂化瘀消滞;茯苓健脾祛湿;泽泻清湿热。整个方子旨在调和肝阳、化解痰湿,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病机都抓住了,降血压自然事半功倍了。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建议
规范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避免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鱼、低脂乳制品等。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大约为一小勺的量。
适当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增强体质、减肥和保持正常体重。建议每次活动持续半小时左右,强度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调整。
通过遵循这些生活建议,并结合中医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