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这几个降压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时间:2025/7/28 16:15:35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年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我国约有2.45亿成人患有高血压,正常高值人数高达4.35亿,18岁成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高血压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胀、耳鸣、颈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同时,高血压还伴发多种并发症,对心、脑、肾、眼等器官及大血管造成损害。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45亿,但控制率仅为16.8%,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误区一:不规律检测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血压标准数值已从/80变成/85,在正常波动范围之内,收缩压在~之间,舒张压在85~89之间,只要血压能够控制在标准之内,就能判定为标准的血压数值。误区二:没有感觉就不服降压药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的,不是凭感觉出来的。第一,没有不适感觉,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虽然有些患者血压升高,但患病时久,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溢血,才有“感觉”。第二,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第三,改善症状的药,不能代替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时,习惯使用止疼止晕药,这代替不了降压药。误区三:认为一旦开始服药就停不了一些患者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担心用得早会导致停不了药。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观念。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第二,血压及早控制,更早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误区四:血压高了再吃,不高不吃有些患者认为血压≤/90mmHg就算正常了。其实即便血压/90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高。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患者应降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口服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和控制,如果用药不规律,可能会产生血药浓度,降压药不规律服用会引起血压反复波动,也就是发生血压明显升高和正常血压反复交替的现象。(通讯员袁露)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stj/16387.html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