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6
日
周
六
病情摘要
陈某,女,43岁,年6月7日初诊。
口眼干燥伴四肢关节疼痛反复10年。现口干,牙齿断裂,易出汗,双眼干涩,四肢皮肤红斑、结节,时隐时现,舌质红苔薄,脉细弦。查ENA(+),抗SSA(+),抗SSB(+)。
处置
中医诊断为燥痹。
辨证属脾肾阴虚,阴津亏耗,络脉痹阻。
治宜滋养脾肾,蠲痹通络。
药用生地黄、蒲公英各30g,川石斛、枸杞子、赤芍、白芍、僵蚕各15g,麦冬12g,穿山龙40g,蜂房10g,鹿衔草20g,甘草6g。14剂。服药后口干好转,双膝关节疼痛,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脾胃阴津渐复,络脉未通,守前法调治,佐益肾通络之品。前方加仙灵脾15g,炒延胡索20g。再服14剂后口眼干燥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依然,舌质红苔薄,脉细弦,继以前法调治2个月余,病情明显好转。
按语
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口、眼干燥和关节痛,中医认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精亏虚,精血不足,阴津亏耗,不能濡润脏腑、四肢百骸。或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热伤津成燥。也有因反复感受燥邪或过多服用燥热药物,积热酿毒,灼伤津液,化燥而成。朱师推崇近代中医大家冉雪峰“燥甚化毒”之说,认为此病之燥,虽有燥证之象,又非外感燥邪或某种因素直接所致,实乃燥邪日盛,蕴久成毒,煎灼阴津,伤及胃、脾、肝、肾等脏腑,导致津伤成燥,燥盛伤津,互为因果,缠绵难愈。
文章来源于中国知网
天创中医系列课程
购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