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风采于红张明马德青李春敏

时间:2020-12-1 9:02:04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郑州

于红:实事求是寻真谛,花泥护绿满园春

于红,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州市十一届政协委员,郑州市十五届人大代表。

立足本职工作,硕果累累桃李满园。于红老师从教30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对任教学科有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熟练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能做到爱生如子,关爱培养每一位所教学生,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引领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深受师生好评。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百名名师、省级骨干教师、郑州市学科带头人、郑州市教改新秀、郑州市优秀班主任、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制作省一等奖、河南省优秀辅导员。在教学中颇有建树,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并勤于钻研和思考,有多篇论文在《中国青年报》《河南教育》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并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主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省教研室重点课题研究,主编、参编教辅几十本。

热心公益事业,爱心满满情系山村。在教学之余,于红老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丰富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牵头成立了“心雨人文社”,并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庭审进校园”活动,“走进少管所”与少年犯面对面交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庙子乡手拉手”、“希望小学的希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山里孩子求学的不易,以及献爱心帮扶助学;走进聋哑学校、与中州大学聋哑班同学联谊活动则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自强自立的精神等,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

肩负神圣使命,认真履职积极献策。年当选为郑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任职以来,积极参政议政,搞社会调研,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撰写十余个提案,所写提案还被评为郑州市政协十大优秀提案,年当选郑州市先进政协委员。年加入了九三学社,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积极参加九三学社的各种活动,参与九三学社中央课题组课题研究,撰写纪念五一口号征文获得市一等奖,撰写《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案,撰写《创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的论文等等,被评为九三学社优秀社员。年当选为郑州市人大代表,更觉肩负人民的重托,虚心向群众学习,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了解人民的需求,积极参加人大代表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明确责任义务,尽力做好下情上达,做好群众与政府间的桥梁。

于红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尽心尽责,用心追求,严格要求自己。在社务工作中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无论作为政协委员还是人大代表,都能不忘初心,认真履职,努力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也能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言传身教指迷津,晓理激情导践行。循循善诱播真谛,默默勤耕塑国魂。呕心沥血托旭日,花泥护绿满园春。(九三学社郑州市委)

平顶山

张明:科研人员的楷模九三社员的榜样

年我来社市委办公室工作,刚开始工作不久,就不至一次的听到张明这个名字。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市农科院的试验田里,他挽着袖子、汗流浃背、满身尘土,阳光照耀下,黝黑的脸上凸显出一副农民的气质。与我心目中早已勾勒好的穿白大褂、戴眼镜的科研人员形象太不相符了。眨眼之间,几年过去了,从认识到了解,越来越感觉到他身上存在着许多普通人没有的风格品质,使人敬佩。

扶贫困、干实事,点燃致富星火

年,张明从农专毕业,就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赴桐柏县老区扶贫。桐柏县是全国出名的老苏区贫困县,当时国家科委也驻点该县扶贫。张明一到桐柏,就把桐柏县的情况和自己在蔬菜研究上的特长结合起来,向当时的国家科委扶贫团陈建岭副团长建议,把高产高效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作为扶贫的切入点,引导农民走种菜致富之路。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各方支持,由国家科委出资、桐柏县组织协调、聘请张明等8名技术人员,成立了“太阳能温床蔬菜育苗和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攻关组”。当时才20几岁的张明是攻关组的主将,驻县农科站,指导全县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洪仪河乡、朱庄乡的扶贫示范户的技术指导。

在国家科委和桐柏县政府的的支持下,一年后,大棚蔬菜科技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大棚蔬菜种植户基本全部脱贫。

桐柏县朱庄乡是边远山区乡,朱庄乡农民张自忠是张明指导的科技扶贫对象之一,他家当时仅有2间破草房、几条破棉被。张明亲自到他家动员,给他讲扶贫政策、讲大棚蔬菜的致富前景、鼓励他种植大棚蔬菜。张自忠带着疑惑,用扶贫资金在乡政府附近租了2亩地,建起1亩的蔬菜大棚。张明指导他建造育苗温室、建塑料蔬菜大棚,还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买种子。指导他种了一茬秋冬芹菜、一茬春季番茄,半年净收入多元,当时真是天大的喜事。从此他认准了这条道,两年后他利用种菜积累的元资金,承包了两架山荒山,发展板栗生产。现在20多年过去了,张自忠早已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了,但他始终念念不忘当年张明给他的引导和帮助。

后来,扶贫工作到期,人员撤回,为了保证扶贫项目的继续推广,受桐柏县和国家科委扶贫团领导的邀请,主动把自己扶贫工作期延长8个月。由于张明在科技扶贫中的突出贡献,年获得“南阳地区科技双放先进工作者”和“平顶山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

爱农业、钻科研,成果丰硕

他热爱农业科研,20多年前大学毕业时放弃到市直机关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搞农业研究。在市农科院工作的20多年里,试验田里的耕、种、管、打、收,都是他自己干,经常是两脚泥巴、一身尘土,活脱脱的一个种地农民形象。

他说:“搞农业研究必须匍下身子,勇于实践,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才能保证试验质量,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办法,才能有所成就”。他热爱农业科研胜过金钱的诱惑,90年代末期,农科院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一线科技人员的经济收入下滑,很多科技人员下海经商,曾经的同事看重他的人品和技术,想拉他去办农业科技公司,动员他说:“凭我们几个人的科研技术水平,不出二三年一定让你赚个一二十万的”。“我热爱农业研究,只要饿不死,就会一直干下去”,被他拒绝了。今天再提起这件事情,爱人总说他当时有点傻,不过现在也理解他了。

3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利用研究”、“河南省甘薯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大豆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麦烟套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名优花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甘薯、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技术研究”、“韭菜种质资源DNA指纹库构建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名优花卉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等省、市重点(重大)科研项目15项,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17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

他主持和参与选育通过省级认定农作物新品种3项,分别是“平薯三号”,年通过省级认定,并成为平顶山市第一个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平豆3号”年通过省级审定,并成为平顶山市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还有他主持研究的“平麦”是一个高产中筋的半冬性优质小麦新品种,年通过省级审定。

张明踏实的工作作风、献身科研的精神和显著的科研业绩,得到了市农科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先后担任了市农科院试验场副场长、场长,植物培室主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常说:“基层农业科研人员也要两手抓,一手抓攀科技新高峰,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一手抓农业科技服务,搞好示范、促进成果转化,做农业科技服务的带头人”。自年开始,每年受邀在市人民广播电台、市电视台和平顶山日报等媒体,通过举办讲座、问答等形式,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还印发科普资料、送科技下乡和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个别技术指导,尤其是近几年通过电话的接访量迅速增加,每年接访电话的技术咨询超过10。年,他被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授予“落实十件实事先进个人”;年9月,又被选派为市政府第一批科技特派员。

建铮言、献良策,直言为民

在搞好专业工作的同时,张明同志还积极参政议政,积极调研撰写提案和建议。尤其重视“三农”工作调研,为政府决策参谋,替群众排忧解难。先后撰写的《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议》等提案,得到了市委书记赵顷霖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及时落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向农业科研的倾斜力度,建立了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市里还投入万元建立了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他撰写的《一线农业科研人员收入严重偏低问题亟待解决》的提案,经过市长的亲自调研,还恢复了市农科院的财政全供体制,使一线农业科研人员的工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稳定了农业科研队伍,避免了农业科研人才的流失。

他参政议政能力强,所提交的提案能够直陈时弊,切中问题的实质,被大家选为社市委委员、社市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在市七届一次政协会议上还被推选为市政协常委。

年他撰写的《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管理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大会发言材料,受到市领导的赞扬。年他又对农业种植大户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撰写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zztx/11632.html
热点排行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