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年药学职称考试只有60天,今天起给大家分享总结卫生职称药学知识点,今天是卫生职称专业知识里第一个总结。有问题希望大家给予建议吧。整理的比较粗糙。不过应该可以帮忙大家加深印象。希望有同学一起来整理,补充!基础知识预计月末有同学分享!
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新药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I期临床试验(20~30例)、II期临床试验(不少于例)、Ⅲ期临床试验(不少于例)、Ⅳ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各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另外一些组织器官无作用或作用弱,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依赖性心理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等)结合并产生效应。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的总称。受点(位点)受体上能与配体结合的活性基团;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受体被饱和时,达到药物的最大效应;竞争性与同一受体结合的药物之间产生互相影响特异性特定的受体与特定的配体结合产生特定的效应;结构专一性受体只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结合立体选择性同一药物的不同光学异构体与受体的亲和力相差很大可逆性配体与受体可以结合,可以解离;高亲和性(灵敏性)极低的配体可引起显著的效应;多样性可有多种亚型,可有动态变化;区域分布性决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配体结合强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结合能力越强,药物活性越强作用于受体的药物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药物亲和力不同。内在活性或称效能,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特异性药物作用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如酶和受体)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作用,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构效关系。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或减,药物的这种剂量(或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药物效应按性质可分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量反应在个体上反应的,以连续变化、量的分级表示的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称为量反应。如心率的增减、血压的升降、尿量的多少等质反应在一群体中反应的,某一效应的出现是以阳性(或阴性)反应出现的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的量效关系,称质反应的量效关系。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最大效应(EMAX)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是药理效应的极限.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是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值越小,效价越大。反应药物的亲和力效价越大,药物作用强度越大.半效浓度50%最大效应时的药物剂量或浓度.阀剂量引起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或浓度常用量大于阀剂量,小于极量极量国家药典规定的某些药物的用药极限量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反应的最小剂量最小致死量出现病例死亡的最小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群体中半数个体(50%)出现死亡的剂量。影响药效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病理状态、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种属差异药物方面的影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反复用药、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简单扩散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简单扩散pKa(解离常数)的含义当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pH值。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a。即解离型=非解离型。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有好的建议,欢迎左下角阅读原文回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