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周逊肾内科主任医师
很多肾脏疾病并没有做肾穿刺病理检查,有的是因为患者不愿意做,有的是因为并不需要做。因此,就会有不少肾病只能给出临床诊断,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高血压性肾损害等就属于临床诊断,而膜性肾病、IgA肾病、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及狼疮性肾炎Ⅳ型就属于病理诊断。在这其中给出临床诊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肾小球肾炎。在我们经治的肾病中,就有不少患者逐渐发展成了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可能有很多肾友都会这样认为:慢性肾炎都比较“难”:第一难发现,这是因为有绝大多数慢性肾炎并不出现水肿,也可以没有肉眼血尿,即使出现尿泡沫增多也并不会引起注意,已经出现了肾性高血压也可能没有症状,所以肾友会认为慢性肾炎难发现;第二难诊断,这是因为慢性肾炎的诊断只是临床诊断,而不是真正诊断,或者说还需要肾穿刺病理诊断,患者不愿肾穿刺或已经错过了最佳穿刺时机,所以肾友会认为慢性肾炎难诊断;第三难治疗,这是因为无论怎么用药,在短时间内好像并不能看到太大疗效,尿蛋白总是还会超过正常范围,所以肾友会认为慢性肾炎难治疗。
如上所说是肾友知道的一面,或者说肾友认为的一个方面。然而事实上,慢性肾炎有肾友不知道的另一面,现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说说“难发现”:
说慢性肾炎难发现也是相对的,慢性肾炎所处阶段或病情不同,它的临床表现也会不一样。处于慢性肾脏病1-2期的早期阶段或病情较轻的慢性肾炎,在不出现水肿、肉眼血尿及高血压的情况下,可通过相关体检发现,体检只需做一个尿常规检查就可以发现。若出现水肿,或出现肉眼血尿,或发现高血压,或尿中见到泡沫增多现象,都可据此发现慢性肾炎。处于慢性肾脏病3-5期的中晚期或病情较重的慢性肾炎,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还会出现并发症相关表现,这就更容易发现慢性肾炎(实际上已经进展成了慢性肾功能不全)。所以说,不难发现是慢性肾炎的另一面。
第二说说“难诊断”:
说慢性肾炎难诊断也并不完全正确,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它本身就是一个诊断,是临床诊断。并不是所有慢性肾炎都需要肾穿刺病理诊断,即相当一部分慢性肾炎只需给出临床诊断就足够了。所谓慢性肾炎,它已经是排除了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比如狼疮性肾炎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即属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范畴。如果一定要肾穿刺病理诊断,经肾穿刺后一般有这六种病情类型,分别为轻微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及硬化性肾炎等。病情严重程度从非常轻,到比较轻,到比较重,到非常严重。也就是说,慢性肾炎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所以说,不难诊断是慢性肾炎的另一面。
第三说说“难治疗”:
说慢性肾炎难治疗也是相对的,慢性肾炎既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同时慢性肾炎既可以早发现也可以很迟才发现。在“很轻”、“很重”、“早发现”及“迟发现”等的四种情况中,只有迟发现的慢性肾炎这一种情况才是相对难治的,而对于这其中的“很重”的慢性肾炎并非一定就是难治的。为什么这么说?很重的慢性肾炎,有的是看上去很重,有的确实很重。看上去很重的慢性肾炎,比如血压较高,尿蛋白也比较高,或者说病理类型处于活动状态等,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绝大多数患者也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当然就不容易发展成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只有那些确实很重的慢性肾炎与迟发现的慢性肾炎才相对难治,当然也就容易发现成慢性肾衰竭的尿毒症期了。所以说,不难治疗是慢性肾炎的另一面。
既然慢性肾炎并不都是难发现、难诊断与难治疗的疾病,那么能阻止其发展成尿毒症吗?要想阻止慢性肾炎发展成尿毒症,还是取决于规范治疗,在规范治疗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降至0.5克以下及血压控制达标,同时尽量减少感染与劳累等等诱发病情加重的各种因素。没有沙坦或普利类药物使用禁忌的慢性肾炎应尽可能早用与长期使用,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慢性肾炎应不必犹豫尽快规范使用,其它辅助治疗药物(如他汀类或列净尖药物)可以使用的慢性肾炎也应该考虑配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疗效,阻止其发展成尿毒症并不是难事。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