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具有隐蔽性,再加上很多人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不多,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一旦有了症状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呢?
有效防治高血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早期发现。高血压属于基础代谢性疾病,通常发展得比较缓慢,所以只有早期及时发现才有利于有效地控制症状。
第二,要正确判断。初次发现血压增高,特别是年龄低于30岁者,应查明产生高血压的原因。
第三,要合理用药。高血压病人治疗初期要在心血管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用降压药物,并经常测量血压,当血压降至正常且不再出现大幅度波动后,即可维持治疗。
切忌一旦血压下降就自行停药或不按规定服药。
第四,要综合治疗。不但要降好血压,还要控制好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保护好高血压的靶器官,如心、脑、肾等。
第五,调理好日常生活。饮食宜清淡,限制摄盐量。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以及戒烟限酒等。
高血压病人该如何保健?
第一,合理膳食。限制脂肪的摄入,限制盐的摄入量,控制能量的摄入,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切忌盲目进补,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等。
第二,适当运动。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如步行、快走、慢跑、游泳、气功、太极拳等均可。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适合的运动疗法,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三,戒烟限酒。高血压病人应戒烟、少饮酒。
第四,心理平衡。适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情绪太过激动,及时发泄等。
第五,自我管理。高血压病人除了做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好自我管理。
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1次,条件允许者可自行备血压计,学会自测血压。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决心、信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加以调整,防止血压反跳,药物服完或血压波动,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高血压前期或血压轻度升高患者也可以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一些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胶囊、藤丹胶囊等,在降压的同时改善症状。
文中知识参考自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治未病平安度过多事之秋》,总主编郑玉玲,分册主编王永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供稿:融媒体部
责任编辑: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