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高血压
与抽烟、喝酒、饮食等
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
另一项因素
情绪厦门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叶涛博士说,有数据显示,情绪不良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8倍。
您别不信
今天就一起来看
两个案例
初三女孩学习压力大
胸闷不适查出高血压
前不久,初三女孩冬冬(化名)因最近两周都觉得胸闷不舒服,医院看诊,医生一测她血压,居然为/82mmhg。除了血压高,心脏彩超、心电图、运动平板等均正常。
儿内科主治医师林淑斌判断,可能是血压高引起的胸闷不适。回家后,冬冬的血压监测仍在~mmhg之间波动。通过聊天,林淑斌发现,冬冬自我要求高,将某知名高中定为升学考试的目标,因此学习压力较大,还伴有抑郁症(在治疗)。
据介绍
青少年高血压一般起病隐匿
大多数是缓慢增高,可以被身体耐受
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容易漏诊
只有中重度高血压
或是短期内血压忽然增高时
才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
青少年发病率为何逐年增高?
青少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主要与遗传、胎儿生长发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肥胖、摄盐过多有关。因学业压力大,持续性精神压力而引发的高血压也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肾脏发育异常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据悉,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林淑斌认为,一方面是体检的普及,更多血压高的孩子被诊断出来。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超重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代谢紊乱增多,患高血压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指出,“肥胖”已成我国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首要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
林淑斌建议,肥胖孩子应控制体重,在保证身高发育的同时,延缓BMI上升趋势,降低体脂肪含量;
增加有氧和抗阻力运动,减少静态活动时间;
调整膳食结构,控制总能量及脂肪供能比,控制盐和含糖饮料摄入;
避免持续性精神紧张状态;
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等。
要帮忙带孙子压力大
睡不着觉患上高血压
一向睡眠不错的市民黄女士,最近突然晚上睡不着觉,到医院看诊,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万晓群发现,50来岁的黄女士,血压升很高。
在一番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万晓群了解到,黄女士最近要帮女儿带二胎的孩子,“已经好多年没带过孩子,怕自己带不好,有点焦虑”。黄女士被诊断为伴有轻度焦虑的原发性高血压。
紧张时“寒毛竖起”
是血压增高的表现
万晓群说,门诊中像黄女士这样因焦虑、抑郁引起高血压的患者还不少。焦虑、抑郁会激活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会促进儿茶酚胺类激素的释放,引起小动脉痉挛收缩、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类患者是通过降血压、抗焦虑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血压很快就会降下来。
叶涛告诉记者,临床中有很多血压升高的患者,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较大的家庭压力;或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不善于将不良情绪予以纾解,就诊交谈时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焦虑。常常有人说自己紧张害怕时会“寒毛竖起”,这其实就是血压增高的表现。
长期血压处于较高值,就会发展成为真正的高血压,还会导致睡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遇到这类情况怎么办?
若不消除焦虑情绪
服降压药效果较差
“还有一种患者,本身已经确诊为高血压,但因为‘服用降压药物会影响身体’等这些不正确的信息而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抑郁。”叶涛说,这类患者即便按照医嘱用药,但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控制效果差,也更容易引起心梗、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对于这部分人群,叶涛提醒,在避免精神压力的同时,应当树立对疾病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消除焦虑。
通过运动饮食控血压
不成功就需终身服药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万晓群介绍说,如果听之任之,对身体的损害是持续存在的。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肾脏及心血管、眼底等慢性损害。她表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非药物治疗,如运动、饮食等,将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可以停药,否则就需要终身服药。
点个传递给朋友吧
■来源:厦门晚报匡惟汪燕妮通讯员:刘云芳漫画:小牛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同安生活网编辑部编辑
爆料/投稿/咨询/合作可联系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