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干眼定义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的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眼干、烧灼及瘙痒感、畏光、结膜充血色红、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疲劳、瞬目频繁等。仅有干眼的症状体征而无眼表损害,称为干眼症,若二者均存在,则称为干眼病。
国内学者提出了我国的干眼分类标准,即水液缺乏型干眼、蒸发过强型干眼、黏蛋白缺乏型干眼、泪液动力学异常干眼、混合型干眼。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即使患者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单一类型干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也将最后发展为混合型干眼。干燥综合征(SS)做为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炎症为其病变基础,其所导致的干眼就属于混合型干眼,除了泪液分泌不足外,还存在眼表的损害。
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是最能直接反映泪液分泌情况的检查,前者主要测定基础泪液和反射性泪液分泌情况,后者可反应泪膜的稳定性。但二者的阳性变化在SS干眼与非SS干眼临床诊断中是没有区别的。这时需要进行的是眼表面活体细胞染色,即荧光素染色和虎红染色。前者主要反映角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是否被破坏,后者则能反映出是否存在死亡或退化的角结膜上皮细胞,或没有被正常黏蛋白层覆盖的健康上皮细胞。
由于SS干眼患者的泪液分泌减少或丧失可影响泪液对眼表有害物质的稀释和清除,故可导致有害物质在眼表存留的时间延长,同时泪液的丧失还可以引起眼表上皮干燥,上述两种结果均可造成角膜上皮细胞损伤,因此有学者认为荧光素染色和虎红染色是SS干眼区别于非SS干眼的重要诊断指标。因此,若被怀疑为干燥综合征干眼除了常规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外,还要进行眼表面活体细胞染色。
人工泪液是目前SS干眼治疗较为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润滑眼表面、补充缺少的泪液的作用,同时还可稀释眼表面的可溶性炎症介质,降低泪液渗透压并减少高渗透压引起的眼表面反应。此外,一些人工泪液中含有的特殊添加成分可有其相应疗效,可以长期使用。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