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养猪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猪病不但也随之而来,并且越来越复杂化并难以防控,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生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总结归纳有五个因素,因为这种疾病的危害越来越大,并且发病情况也日趋复杂,疫苗效果较差等等,猪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是很对疾病诱发的元凶,其中传染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温和性猪瘟,伪狂犬、口蹄疫、........,也是由于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导致发病。
一、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原因:
1、不良应激
过冷、过热、拥挤、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猪体内会产生热应激蛋白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2、营养性
某些维生素(如复合VB、V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必然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3、病原微生物
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圆环病毒病)、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PRV)、猪附红细胞体等。
4、理化因素
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
5、药理性因素
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经常使用也能抑制免疫系统。
二、猪免疫抑制病的防控对策
首先找出发生免疫抑制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避免遗传带进避免近亲繁殖,杜尽或减少遗传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2、切实做好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都是猪免疫抑制病的病原,尤其是要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
3、改变和完善饲养方式
规模化猪场应彻底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从而减少和降低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接触感染机会,尽可能地降低猪群的感染率。
4、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
特别要做好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进步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5、减少各种不良应激
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对猪来说不可避免,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使应激降到最小化,如加强饲养治理、保证充足饮水、降低饲养密度以及人工控制舍内环境温度等。
6、建立完善的药物预防或中药净化方案
适当地应用药物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在母猪群饲料中适当添加霉菌吸附剂,尤其是在夏季,留意选择有效的防霉剂及毒素吸附剂;选择高效消毒液加强猪舍及环境的消毒,降低猪场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数目。
7、增强机体免疫力
应用免疫增强剂在饲料中添加如有机硒、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
8、制定种猪净化方案、商品猪免疫修复方案
应用解毒、排毒、抗毒的中药或中成药结合西药制定合理科学的药物保健方案,定期拌料加药进行净化猪群体内各种细菌、病毒;定期拌料加药排出体内生物毒素,排除体内积蓄的霉菌毒素,还猪一个健康的体质。
值得注意的是,导致猪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这也是为什么猪免疫抑制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我们在养猪业中应该防患于未然,应用科学的手段来管理好猪场,让猪群有个健康的体质才是经营好猪场的前提。
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