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您需要了

时间:2017-9-3 15:10:56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时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去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的减少,伴有或不伴有出血的临床表现。

一、ITP病因:

病因至今不明,机制如下: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

二、ITP诊断:

诊断要点:1.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2.体检脾脏一般不增大;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4.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三、ITP的临床表现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1、急性型:

(1)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起病;(2)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3)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牙龈,口腔可有血疱;2、慢性型:

(1)常见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2)皮肤紫癜、瘀斑、瘀点以下肢远端或止血带以下部位多见。可有鼻腔、牙龈,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

四、ITP的治疗介绍

1.出血严重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X10^9/L者,应严格卧床,应用止血药;

2.无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高于30X10^9/L者,无手术和创伤,不从事危险工作,进行临床观察,暂不用药治疗;

3.首次被诊断ITP的一线治疗:

(1)糖皮质激素治疗(2)丙种球蛋白

4.ITP的二线治疗:

(1)脾切除;

(2)药物:抗CD单克隆抗体,促血小板生成药物,长春新碱等。

(3)促造血治疗;

(4)造血干细胞抑制。

五、ITP常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1、丙种球蛋白:

(1)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在静脉输注过程中要注意有无血清学反应;(2)输注时要严格控制滴速,切勿擅自调节滴数,护士也会经常来看您的,如有不适,请立即呼叫医护人员;(3)若出现发热、寒战、恶心、瘙痒、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及时处理。

2、免疫抑制剂:

(1)常用药物:硫唑嘌呤、环孢素A、达那唑、长春生物碱、骁悉等;(2)免疫抑制剂可引起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血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应定期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检查;有消化道溃疡、肝病患者慎用;(3)勿饮酒、勿去人多地方的场所,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3、糖皮质激素:

(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肩等外型改变,并有皮肤色素沉着、肥胖、面部痤疮等,请勿私自停药,只能在病情控制后在医生指导下渐减量;(2)病情稳定者,最好在早晨8:00一次服用;(3)如有手术、分娩或外伤,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您暂时增加激素量;(4)注意您是否出现颜面以及下肢水肿;(5)注意您是否出现高血压或高血糖。(6)可加服用钙剂,防止骨疏松引起外伤。(7)注意有无胃出血等的消化道症状。(8)观察大便的情况及潜血试验。

想了解更加详细的疾病康复、护理知识,请下载本科室的“康复助手”APP,我们为您准备了详细的入院流程、疾病护理、日常饮食指导,医保报销流程等内容。

小儿内科三病区课程码:.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fby/8066.html
热点排行
可引发高血压常见的因

可引发高血压常见的因素是什么?日渐富裕的生活,使得人们在饮食习惯上比以前……【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可引发高血压常见的因

可引发高血压常见的因素是什么?日渐富裕的生活,使得人们在饮食……【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可引发高血压常见的因

可引发高血压常见的因素是什么?日渐富裕的生活,使得人们在饮食……【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