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白静: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UCI大学放射介入实验室博士后,访问学者。就医院心内Ⅱ科。
诊疗专长:擅长复杂疑难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其他心血管危急重症、疑难疾病的诊疗。
学术任职与荣誉:湖北省医学会冠心病组、血脂组委员,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秘书、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导师、《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多器官衰竭杂志》、《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湖北省暨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省劳动人事厅工伤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
科研成果: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中华期刊8篇,参与著作5部。主持及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一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级科研项目。
门诊时间:星期二全天
在生活中,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会产生疑惑,自己明明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为何仍有波动。这时,患者往往首先想到更换降压药物,其实,这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服药时间所导致的。高血压患者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服用有效的药物,顺应自身的生物节律变化,才能达到药物的最佳效果。那么,怎样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呢?要找到最佳的服药时间,首先要认清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
人体的血压波动具有昼夜节律性,但是个体的血压波动特点又不尽相同。根据统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血压的波动表现为“两峰一谷”,即每天的上午9-11时为第一个高峰,下午16-18时为第二个高峰,而凌晨2-3时出现低谷。两个高峰血压最高,低谷时则血压最低。此种类型的患者一般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超过了白天血压的10%,其一天的血压波动曲线类似一个勺子,因此称为勺型血压。
也有的患者血压波动特点与上述情况不同,如果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不超过白天血压的10%,称为非勺型血压。甚至有的患者夜间血压还要高于白天,此种类型称为反勺型血压。
因此准确认清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认清血压波动规律后,就要针对其调整服药时间。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口服降压药物的药效在服药2~3小时后,达到最大效应。因此,在调整服药时间时,应尽量将药物起到最大效应的时间,调整至与自己血压峰值出现的时间重合,避开血压低谷出现的时间,这样才能让药物产生最大的效用,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
对于勺型血压的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服用药效24小时的长效药物,应选择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最佳,如果服用药效12小时的中效药物,则服药时间建议分别选在早上7时和下午14时左右。该类型患者要避免夜间服药,否则会使夜间低谷血压更低,血压波动进一步加大。
对于非勺型和反勺型血压的患者而言,其夜间血压较高,是对其健康的较大危害。因此,该类患者应首选用长效降压药物,在夜间睡前服药,对血压的平稳控制最好。
当然,基于血压波动的规律性存在个体差异,更加精确的服药时间也应个体化管理,要视血压的峰值和低谷出现具体时间而定。认清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进而推断准确的服药时间,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对于长期安全平稳的控制血压,是极其重要的。无法稳定控制自身血压的患者,应尽快咨询心血管内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药。
心内I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