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有歇后语说,铁公鸡——一毛不拔。因而,铁公鸡也就成了人们对做事吝啬者的谐称。话说A县B村,即有一人,都称其“铁公鸡”,简称老铁。原姓真名倒很少有人提起。其人事迹繁多,略记一二,以飨读者。
老铁娘只有这一个儿子,儿子快出生时,丈夫得急病没救活。儿子是背生(父亲死后出生),从小娇惯。家中虽然贫穷,但有点好吃的,只留给他吃,娘从不吃一口。
老铁自小性格古怪,与人不同。五六岁时,家中来了一个讨饭的老汉,他娘给了老汉半个窝头,让正在玩耍的老铁看见了,立马心疼得哭叫打滚。他娘千哄万哄,老铁一直哭叫不停。后来竟哭得昏了过去,吓得他娘好一番抢救,才苏醒过来。他娘见他醒过来,忙拿另外半个窝头对他说:“孩子,你看,娘给你要回来了。”没想到,老铁看到半个窝头在娘手里,竟破涕为笑,又玩耍去了。从此,娘不敢管他太严,给他养成了任性的习惯
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老铁只上了几年,好歹领了张小学毕业证,就和他娘说:“咱家穷,上学还要花钱,我不上了。”从此,弃学务农,在家干活。孩子娇惯任性,娘也无法,只好由他。
老铁年轻时,他娘曾托人给他说过媳妇。姑娘是邻村的。相亲时,老铁娘叫他和姑娘出去一块儿吃个饭。两人来到城里,老铁找了个最便宜的饭馆,对姑娘说:“想吃什么,你自己点吧。”姑娘说:“你点吧,你吃什么点什么,我什么都行。”老铁说:“我不饿。”姑娘一听,脸色一沉,起身走了。婚事自然没成。有好事人把这事编成一首歌谣:
“说起一人真稀奇,待人接物太仔细。
说个媳妇不管饭,一毛不拔铁公鸡”。
后来,铁公鸡的名声传出,再也没人给他说媳妇了。他娘干着急,没办法。老铁反倒安慰他娘:“没媳妇更好,有了媳妇还得管她饭。”气得他娘直朝他瞪眼。
老铁长大后,虽说被娘娇惯,但是为了生计,也出去到建筑工地干点儿活,挣钱养家。因为他一没文化二没技术,所以只能搬砖和泥干小工。在工地干活起早贪黑,辛苦劳累,自不必说。
在工地上,人们一干就是一天,中午找个快餐店,简单吃点,立马接着再干。工友们大多几个人一块儿,少点上几个小菜,多吃点馒头米饭,也用不了多少钱。因此,工友们大多义气从事,抢着买单。有时遇到下雨天,工友们还会相约去喝点小酒,一来解解疲乏,二来联络联络感情。开始工友们叫老铁一块儿参加,日子长了,大家发现老铁只是跟着蹭饭,从不买单。工友们就烦了。
有一天中午,下起大雨,没法干活。工友们一块儿到常去的小饭馆喝起了小酒。酒足饭饱之后,一个年轻工友借着酒劲说:“老铁,你啥时候也请弟兄们吃个饭呀?”一个老工友说:“要老铁请客?要等猴年马月吧。”另一工友说话诙谐,笑着说:“老铁,我给你定个日子:就等2月30号吧?或者,这个星期八。”大家先是一楞,随后都哈哈大笑起来。老铁尴尬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低着头,啥也说不出来。
从此以后,老铁再没跟工友蹭饭。每天中午,自己在工地上找个背静旮旯,就着咸菜,吃自己带的凉馒头。有时工友们叫他一块儿到饭馆吃,他只是笑笑,摆摆手,依旧吃自己的凉馒头。
话说这年,老铁娘生了病,老铁辞工在家照顾娘。这天,老铁小姨登门看望老姐姐。快中午了,老铁娘说:“妹妹,你轻易不来,叫你外甥买点菜,中午在这吃吧。”老铁倒也听话,对小姨说:“小姨,您姊妹俩说着话,我去买菜,回来做饭。小姨一定等着啊。”说完起身出去了。老铁在街上卖肉、鱼、蔬菜的小摊上,看看这,问问那,就是舍不得买。直到太阳偏西,有个老汉卖的菠菜只剩一把了。老铁过去,打了打价,提着一把晒焉了的菠菜回了家。进门就问:“娘,小姨呢?”老铁娘生气地说:“你小姨见你迟迟不来,饿着肚子回家了。”老铁说:“我到街上看了看,啥都很贵。等了等,买了把菠菜——半价啊,咱省钱了。可惜俺小姨走了……”
老铁娘说:“你小姨拿来的奶,给我拿盒奶喝吧。”老铁说:“咱哪有喝奶的命,你也没有喝奶的福,喝了要拉肚子的。还是留着以后送个人情吧。”说着把奶箱放到衣柜顶上。老铁娘心中生气,回过头去,暗自流泪。
一晃半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铁听说包工头生病住院了,心想,这得去看望看望。虽然恨他克扣工钱,但是以后还指望跟着人家干活挣钱呢。于是到衣柜顶上拿下半年前小姨拿来的那箱奶,擦去蒙在上面的尘土,医院。
在医院门口遇到一个工友,问了问,工头的病房在四楼。老铁提着奶上了四楼,到四楼一看,门上有三个大字“肿瘤科”。老铁想:敢情工头得的是癌症!站在门外,略一迟疑,急忙回头下楼去了。
刚下到二楼,恰巧看见小姨家表妹。原来小姨高血压住院了,就在号病房。老铁于是跟着表妹进了病房,关切地问了问小姨的病情,又把奶箱往床头一放,说:“小姨,我给你买的奶。”小姨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把奶拿去给你娘喝吧。”老铁略一推让,提起奶箱走了。
老铁怕被工友看见,慌慌张张地走着。医院门口,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脚,全身扑地,提着的奶箱被扔出老远。老铁爬起身来,捡起一看,箱子破了,奶流了一地。老铁心疼得拿起破奶盒子就喝,一盒一盒又一盒,直到把破了盒的奶全喝完。想起以前老娘要奶喝,没舍得给。于是拿着几盒囫囵的,一瘸一拐的往家走去。
一进家门,老铁就叫:“娘,给你喝奶!”发现娘没在家。还没进屋门,老铁忽然感觉肚子咕咕直响,如刀绞般疼痛难忍。于是把奶往地上一扔,往厕所跑去。刚到厕所,来不及解腰带,一股热流顺裤而下。老铁暗想:“咋还真的拉肚子?难道真是没有喝奶的命,也没有喝奶的福?”
无奈,肚子疼得很,急忙进屋换下弄脏的裤子,捂着肚子,佝偻着腰往村里卫生室跑去。医生说:“可能是食物中毒,失水多,要输液补水。”老铁一听要输液补水,回头就跑,边跑边说:“补水就不用在你这儿了,我回家喝去吧!”
这年冬天,七十多岁的老铁娘又病了。老娘卧床多日,老铁辞工在家,日夜守候在床前。老娘想吃什么,老铁马上就去买来,只是从不多买。奶一次只买几盒;糕点一次只买几片;只给娘一人吃,老铁一口不尝。娘叫他吃,他推说不爱吃。
腊月里,老铁娘死了,几个邻居来帮忙处理后事。入殓时,要穿老衣裳。老铁说:“里面还给俺娘穿她平常穿的,她穿着舒服得劲。外面穿的我早买好了。”说着,拿出一身女式外衣,大小肥瘦倒也合身。仔细一看,都是最廉价的布料做的。惹得两个帮忙穿衣裳的老太太噘着嘴,直嘟囔。丧事从俭,入土为安。出殡时,老铁哭得死去活来,悲痛欲绝。
老娘没了,没人给老铁洗衣做饭。老铁年纪也大了,年老体衰,干活怕拖累搭档的工友,于是不再去建筑工地干活。人们经常见他骑着一辆破旧三轮车,起早贪黑到处收集废品,然后回家整理废品,然后去收购站卖废品。除此之外,也有人见他在公益广告橱窗前站立许久,并低声叹息。还有人见他从邮政局门里走出,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有人戏作小诗一首;
“老铁骑车急匆匆,金银财宝收家中。
今日攒下千千万,明日走时手空空。”
几年后老铁病了,一连几天没起床。村长发现后,和他商量说:“医院看看,扎扎针,吃点药就好了。”老铁说:“别!别!别!扎针疼,吃药苦,看病咱没钱。”村长说:“有病就要治,没钱,我先给你垫上。”老铁说:“医院就是无底洞,有钱也不堵那窟窿。”千说万说,老铁坚决不去。村长无奈,只得由他。
几天后,老铁病重,托人去叫村长。正在开村委会的村领导闻讯后都来了。老铁从被窝里拿出一个小包,双手颤抖着递给村长,村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层层包裹着的一沓钱。老铁有气无力的说:“我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也不做人事,赚了个铁公鸡的名声。”
老铁喘息一下,接着又说:“我上学少,没知识,也没本事。我就想让孩子们多上点学,别像我一样。——虽然我没有孩子,我也没有钱;但是,我尽量攒。攒攒好寄给贫困学生。我也快不行了,手里还有这点,就给咱村学校吧。”
村长把钱交给会计,双手紧握着老铁的手,两人都哽咽着,谁也说不出话来……
老铁死了,村里为他办理了后事,并在其坟前立碑一座,碑上刻着“贾守财先生之墓A县B村全体村民敬立”。
有人感慨,作诗一首:
“守财一生堪称奇,挣得大名铁公鸡。
曾传老铁不拔毛,皆因不知拔毛事。”
作者简介:王金岭,男,年生,山东省广饶县人,退休教师,爱好文学,尤喜诗词联赋,痴迷文史考论,以敲键码字为乐。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