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导致高血压?而你至少占两项什么是血压: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分为两种,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指没有其他疾病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现状:患病率高(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6亿每年增加多万人)、致残率高(现有脑卒中患者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万人)、致死率高(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一、现代研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①高盐饮食。②超重。有些研究证明体重与血压进行性增高,呈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BMI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5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就相应增加9%。③吸烟。吸烟可引起心率加快,容易造成靶器官的损伤。同时经常吸烟会降低对降压药的敏感性。④精神紧张。精神紧张会导致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失调,心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⑤饮酒。酒中的乙醇既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其代谢产物乙醛又有一定的舒张血管的作用。大量的乙醇可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负荷加重和需氧量增加。若这些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一部分人将会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高血压认知力,主动接受血压测量,35岁以上的最好每3~6个月测量血压1次,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对正常高值血压(~/85~89㎜Hg),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控制体重。对患有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人群,应当积极、规范治疗,使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二、干预内容及要求如下。2.1调畅情志中医认为情志是否调畅,对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十分重要。中医上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而调畅情志有利于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心神同养,一方面可使部分人群血压恢复正常,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疾病形成的风险,避免形成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因此乐观豁达、不骄不躁、情绪稳定等调畅情志措施,对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的获益具有重大意义。2.2饮食有节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过食肥甘厚味导致痰湿内生,过食辛辣导致湿热内蕴,若再加之嗜酒喜烟,则内火丛生、化火伤阴,从而血压升高、诸症不适。因此,合理饮食既是降低血压又是维持血压处于正常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减少食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小于6g;减少酱菜、腌制品摄入;多食蔬菜,荤素搭配,低油低脂;增加粗粮摄入等。有研究发现,健康的饮食状态可以使血压平均降低6/3mmHg;而降低食盐摄入更能进一步降压。嗜酒者应减少饮酒次数及数量,且不饮高度酒;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可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血压并有效地控制血压。2.3合理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调和、筋骨强壮,还可增强脏腑功能;运动可调节精神活动,使情志顺畅。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前期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合理的运动,结合健康规律的饮食,有效地减轻自身体重,维持正常体重指数常水平,也是重要的降压干预方式。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且高血压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越来越年轻化,也许正常人与高血压患者真是一步之遥,今天你饮食生活不良习惯,可能就是明天你得高血压的病因。所以我们要在日常注意对高血压的防治,远离高血压,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