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和骨基质按比例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疏松,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l疼痛
l身高缩短、驼背。
l呼吸功能下降
l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三、骨质疏松继发骨折的康复护理
1、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在卧床期间进行床上维持和强化肌力的训练。主要进行腰背肌、臀肌、腹肌的等长运动训练。第2周后应在保护下逐渐进行坐位、站位的训练。方法:让患者在卧、坐、站立位时分别做上述肌肉的等长收缩,1~2次/天,每次20min左右,1~2个月后进行步行训练,室内外均可,同时从卧床开始静力性体位训练。因压缩性骨折而致脊旁肌痉挛出现明显疼痛者,可每日俯卧20~30min,放松胸、腰背部肌群以缓解疼痛,并可给予轻手法按摩。
2、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术后应避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以防止脱位,同时卧位屈伸踝关节和收缩股四头肌以活血消肿,防止肌肉、关节僵硬;术后1周可取坐位,12天后可床旁免负重站立训练,床旁步行训练。坐、站立位及床旁步行训练完成之后,进行站立位下的负重训练。最后可在双杠内进行步行训练。不要急于用步行器、拐杖等,一般8周内可达步行目的。
3、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护理
对前者2周后开始握拳、腕曲和尺曲训练,4周后进行腕关节屈曲和桡偏训练;4周后对两种骨折均可开始患肢等张伸展运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