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篇寄生虫复习资料

时间:2017-10-2 22:36:44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寄生虫重点

名解

1.宿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受害者称为宿主。

2.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保虫宿主(saving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可以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来源的受染脊椎动物。

5.转续宿主:含有滞育状态寄生虫幼虫的非适宜宿主,幼虫若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则继续发育至下一代生活史期

6.机会致病寄生虫: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增殖并致病,如弓形虫和卡氏肺孢子虫。

7.感染期: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能侵入人体的阶段称感染期。

8.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中寄生现象。

9.带虫者: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存活并可播散病原体,而宿主无临床表现,称之为带虫者。

10.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而仅表现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再感染。如用药物杀灭体内寄生虫,免疫力也随之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状态也称为带虫免疫。

11.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肤、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

12.异位寄生:指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引起异位病变的现象。P14

13.人兽共患病:有的人体寄生虫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成为人兽共患病。P21

14.再燃(recrudescence):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余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个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发作的疟疾作用,成为疟疾的再燃。

15.复发:只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

16.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直接产微丝蚴,微丝蚴多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循环。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呈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部毛细血管,也出现于外周血液中,微丝蚴的这种在外周血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17.干线性肝硬化:日本血吸虫所虫卵多成簇聚集,部分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在门脉小分支停留,并形成虫卵结节。在重度感染的晚期患者,结节量多,致使门脉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硬变的肝表面有散在的浅沟纹,将肝表面分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微突分区。

18.蝇蛆病(myiasis):蝇类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组织、器官所致的一类疾病,成为蝇蛆病。

19.疫水: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的水体或含有尾蚴的水体

20.米猪肉:有猪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猪肉

21.尾蚴性皮炎:是禽类的毛毕属血吸虫或畜类的东毕属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局部的变态反应性病变。患者局部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瘙痒等。

22.中绦期:绦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中绦期。各种绦虫的中绦期名称和结构不尽相同,假叶目的中绦期多为裂头蚴,圆叶目的中绦期多为囊尾蚴,棘球蚴,似囊尾蚴,泡球蚴。

23.棘球蚴砂:(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以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24.异嗜症: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的少数患者变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食泥土、碎纸、破布等异常嗜好,此种现象称为异嗜症

25.孳生地:昆虫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场所至成虫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26.变态:节肢动物由卵发育至成虫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力也逐渐消失

27.滋养体:原虫生活史中能够运动、摄食的阶段。

问答

1、什么叫生活史,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寄生虫完成一代成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根据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是否乣中间宿主,可将其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1)直接型: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如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和溶组织内阿米巴等远程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此外,蠕虫中的蛔虫和钩虫,他们的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人体,在流行病学上将具有此类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2)间接型:有些寄生虫完成生活是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后才能感染人体,如疟原虫。蠕虫中如血吸虫和丝虫的生活史也属此型,在流行病学上又将他们称之为生物学蠕虫。

2、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寄生虫一旦进入宿主,机体必然出现防御性生理反应,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应答,通过免疫应答,宿主对寄生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有三种不同的结果:第一,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并具有抵御再感染的能力,但寄生虫感染中这种现象极为罕见;第二,宿主能清除部分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部分抵御能力,大多数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属于此类;第三,宿主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严重者可以致死。

3试述黑热病原虫引起贫血的机理是什么?

杜氏利什曼原虫造成人体全血贫血,即各类血细胞都减少,贫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脾脏肿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大量被破坏,血液内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

(2)骨髓有感染的巨噬细胞浸润,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3)免疫溶血

①患者的红细胞表面附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抗原。

②虫体代谢产物中有1—2种抗原与人的红细胞抗原相同。

因此机体针对杜氏利什曼原虫产生的抗体可与红细胞结合,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红细胞。

4、试述滴虫性阴道炎的致病机理

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的阴道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可抑制虫体或其他细菌生长繁殖,这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如果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如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或妇科病时,阴道内酸碱度接近中性,利于阴道毛滴虫的生长繁殖。阴道毛滴虫的寄生,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常见症状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以白色泡沫状最典型。尿道若有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临床上常用的口服药物为甲硝唑,局部治疗可用滴维净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也可用甲硝唑和扁桃酸栓。

5、弓形虫感染率为什么居高不下?

刚地弓形虫感染普遍的原因有:

(1)刚地弓形虫中间宿主广,对宿主选择性不强,人和动物都能感染。

(2)弓形虫可在中间宿主与终宿主之间,以及中间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传播。

(3)弓形虫感染阶段多,如卵囊、包囊、假包囊和滋养体,所以感染人体的机会多。

(4)包囊在中间宿主内存活时间长,卵囊和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

(5)感染方式简单,主要经口感染。

6、先天性弓形虫病

感染弓形虫的初孕妇女,可经胎盘血流将弓形虫传播给胎儿,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感染,可造成流产、早产、畸胎或死胎,畸胎发生率高,如无脑儿、小头畸形、小眼畸形、脊柱断裂等。

7、弓形虫病的检测在临床上的方法?

(1)病原学检查:1)涂片染色法,可取急性期患者的腹水、胸水、羊水、脑脊液或血液等。离心后取取沉淀物作涂片2)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

(2)血清实验法1)染色实验2)间接血凝实验3)间接免疫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5)免疫酶染色实验

8囊蚴经口感染怎么入肺?

脓肿期:主要为虫体移形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肉眼可见病变处呈窟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并伴有炎性渗出

囊肿期: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侵润、聚集、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充满褐色果酱样液体,镜检下可见坏死组织和大量虫卵囊肿壁上皮本身就是宿主的细支气管上皮。

纤维瘢痕期:由于虫体死亡或转移其他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囊内由肉芽组织充填,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

9、试述为什么蛔虫感染率高?造成蛔虫感染普遍的主要原因为(1)生活史简单;(2)雌虫产卵量大(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是非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5)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虫卵可活数月甚至数年,甚至在无氧的条件下也可存活2~3个月。由于卵壳蛔甙层的保护作用,食用醋、酱油货腌菜、泡菜的盐水、10%的硫酸、福尔马林、盐酸、硝酸或磷酸等溶液不会影响卵内幼虫的发育,但对能溶解或透过蛔甙层的有机溶剂或气体,如氯仿、乙醚、乙醇和苯等有机溶剂以及氨、溴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则很敏感,卵细胞或幼虫皆可被杀死。10、寄生虫感染引起超敏反应的原理?超敏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结膜炎以及中毒性脑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超敏反应所致。11、经皮肤感染钩虫为什么在粪便中查到其虫卵?丝状蚴有明显的想问行和向湿性,当与人体皮肤(通常为手或脚)接触后,收人体表温度刺激,幼虫活动能力增强,依靠其机械的穿刺运动及酶的化学作用,通过毛囊、汗腺或皮肤破损处主动穿刺侵入皮肤内。少数丝状蚴也可经口侵入口腔、食管粘膜感染人体。殴幼虫进入皮肤时脱去鞘,约0.5~1小时后穿过皮肤,在皮下组织内移行,24小时后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经右心由肺动脉至肺。大部分幼虫穿过微血管进入肺泡,并借助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运动,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咽。一部分幼虫随宿主痰液被吐出,大部分幼虫随宿主的吞咽活动,经食管、胃管到达小肠,此过程大约需要一周。幼虫在小肠内迅速生长发育,经蜕皮2次发育为成虫。成虫多寄生与小肠上段,用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和损伤肠粘膜,并以宿主的血液、淋巴液及脱落的肠上皮细胞为营养。12、钩虫引起的贫血机制钩虫以其钩齿或板齿及口囊咬附肠壁,摄取血液和肠粘膜为营养,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损耗,再加上患者营养不良,铁和蛋白质不能得到有效补偿,而在成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是虹吸吧噢体积变小、色泽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贫血。轻度患者表现为头昏、乏力、轻度气促、心悸等;中度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下肢轻度水肿,明显气急、心悸、四肢乏力、耳鸣、眼花、头昏、心率增快等;重度患者上述情况加重,并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症状,劳动能力丧失等,此类患者目前已少见。钩虫造成患者慢性失血的原因包括(1)虫体吸血后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除,形成唧筒样作用(2)钩虫吸血时,同时不断分泌抗凝素,致使咬附部位黏膜伤口渗出血液,其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大致相当(3)虫体有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致使伤口增加,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此外钩虫对肠黏膜的损伤,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可加重贫血程度。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fzl/836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