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直播室警惕隐形健康ldquo

时间:2021-4-17 23:30:36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已有2.9亿的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高血压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排名第一,每年有万人死于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但是高血压病初期,一些身体症状不易被发现,它会慢慢损害患者的心脑肾器官,堪称健康的“隐形杀手”。

那么如何预防高血压呢?

今天我们的医院康复医学科病区主任刘朝锋做客直播间,为观众朋友答疑解惑。

主持人:冬天天气寒冷,血压出现忽高忽低的状况,往往很难去控制,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是正常血压?

刘主任: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小于,(舒张压)低压小于90。

主持人:在医学中高血压是一项怎样的疾病呢?

刘主任:高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比如说舒张压》90,收缩压》,这就成为高血压,但是曾诊断为高血压,服药后血压下降,这部分人我们也称为是高血压人群。

主持人: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初期并没有什么症状,在后期症状比较明显是吗?目前我国高血压现状是什么情况?

刘主任:高血压早期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可能会有轻微的头晕、头蒙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疼加重,睡眠障碍、乏力、心悸等。长期高血压会造成脑血管的损害,周围心脏的损害,肢体麻木、语言障碍、心功能障碍等症状。

主持人:长期高血压会造成哪些方面损害?

刘主任:高血压主要是造成脏器的损害,第一、脑,第二、心脏,第三、肾脏,第四、眼底,第五、周围血管。脑血管的损害主要是脑卒中、中风、脑梗塞;心脏的损害主要是出现冠心病、心绞疼、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肾脏的损害主要是长期负荷增重出现蛋白尿、肾脏功能不全、肾衰的症状;眼底主要是眼底动脉硬化,视力下降、失明;周围血管的损害是周围血管硬化出现血管狭窄。

主持人:高血压对人们的心、脑、肾、眼等器官都会有影响,我们刚才有说到目前已有2.7亿人患有高血压,那高血压的现状还有哪些呢?

刘主任:中国的高血压的现状比较严峻,高血压人群已经出现为一个天文数字2.7亿,也就是4个中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高血压,中国高血压发病率高,占23.2%,知晓率稍低,只有50%的人知道自己患高血压,控制率更低,仅15.3%的人群血压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很多患有高血压的人吃药后,血压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中国高血压人群防控比较严峻,所以河南省成立了高血压防控中心。

主持人:刘主任,高血压知晓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刘主任:高血压三分之二人群是轻度高血压,很多人没有症状,也不监测,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患了高血压。

主持人:测量血压前应做哪些准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刘主任:测量血压之前,半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不要吸烟、喝咖啡,测血压时候尽量处于安静的场所,准备好血压计,绑袖带时松紧要合适,位置要正确,一般在肱动脉以上两横指,血压计和袖带与心脏保持水平位置,这样我们量出来的血压才准确。

主持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测压计哪一个更好一点呢?

刘主任:医务人员要求是用水银血压计,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电子血压计家用更方便,而水银血压计很多人不会使用,只要使用合理,血压计定期校对,测量是相对准确的。

主持人:测量血压在时间上有标准码?

刘主任:测量血压建议在早上起床休息十分钟后,或者是晚上睡前测量,如果这一时间段血压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一天的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主持人:刘主任,高血压发病率这么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刘主任:高血压在临床中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在临床中找不到原因引起的血压高。还有一部分是继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中能找到一些疾病造成的高血压。我们在临床中查找原因一般是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只有百分之二十多,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多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在检查中主要是由五大类疾病引起的,第一、由肾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血压高;第二,肾血管狭窄;第三,肾上腺分泌激素造成的血压高。还有一个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引起的血压高,就是农村说的睡觉打呼,也会引起血压高。

主持人: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刘主任: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首要问题是把血压控制好,血压不会再对身体造成损害了,并发症就预防好了。那如何控制呢:1、遵循高血压专科门诊正规的药物治疗;2、注意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干预,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主持人: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指健康作息习惯吗?

刘主任:对,第一、饮食,不要口味过重,盐的摄入量不要过多,多吃青菜;第二、不要熬夜,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运动方式,锻炼身体。

主持人:预防干预是不是也有一些方法呢?

刘主任:对,限盐,每天摄入盐小于6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一些西方国家每天摄入盐更低,他们每天控制到3.8克,多吃蔬菜水果;第二、减轻体重,肥胖已经成为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少吃高能量、高热量、油腻的食物;第三、体育锻炼,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比如老年人打太极拳、散步,年轻人可以骑行、爬山、快走等,每天有氧运动量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次以上。

互动:

主持人:高血压疾病可以说是一个隐形的“杀手”,今天我们的话题一发布到网上,有很多网友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在这里邀请您在这给大家答疑解惑。

网友: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不易控制,常见都有哪些原因造成?

刘主任:从高血压门诊看,很多患者都是在这一时间血压还可以,过一段时间血压可能就不易控制了,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原因有四方面:1、选择药物剂量、数量、药物搭配是否合理;2、刚开始没有查原因,后来发现是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开始服用降压药可以控制,慢慢的控制不住了;3、心理因素,有些人血压一高过度担心,出现焦虑、抑郁等因素造成血压波动,这种情况下加大剂量也控制不好,应该先控制焦虑,在临床中一些女性因焦虑引起的血压高,吃了抗焦虑的药,血压就降下来了。4、高龄老年患者,动脉硬化比较严重,测得血压比较高,实际上没有那么高。

主持人:所以患者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除了吃药,平时的作息、饮食都要注意。

网友:担心药物副作用,不吃药有啥风险?

刘主任:现在很多患者都担心吃药副作用,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因为现在只要是正规高血压专科医生指导用药,相对都是安全的,不吃药造成的损害比吃药造成的损害大的多,长期高血压造成动脉硬化,一旦出现心脑血管病,再去控制,就有点晚了,如果不去控制高血压,会越来越高,不仅损害了器官,还造成血压更顽固更不易控制,这样一来服用的药物数量更多,剂量更大,所以它是一个恶性循环。

主持人:所以在初期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就应该控制好血压。

刘主任:对,在早期的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3—6个月的早期高血压一般主张非药物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压,如果能降下来,可以先不选择吃药,如果3—6个月血压降不下来,就应该吃药了。但是重度高血压是一定要服用药物的。

网友:是不是高血压患者服了药就停不掉了?

刘主任: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吃药后是不能停药的,吃药后血压稳定的,剂量会慢慢的减下来,有少数患者服药后血压稳定的,是可以停药的。

主持人:刘主任,有没有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自身是高血压,在服药的同时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呢?

刘主任:有,有些患者服药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第一,看服药的药物是否合适;第二,药物剂量是否正确,药物剂量过大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三,精神因素,过于紧张、担心造成的高血压,服用药物剂量就会增高,这样就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主持人: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医院复诊一下,而不是一直按这个剂量服用?

刘主任: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有些早期发现,服药后需要监测一周时间,每天监测两次血压,稳定后,可以1—2周监测一次。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去正规高血压门诊复诊,这样的话,服用药物可以有医生指导,是否需要增减量,还会督促你医从性的问题,很多患者服药后医从性比较差。

主持人:好的,节目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再次感谢刘主任走进直播室给大家分享健康知识!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和参与!七彩人生健康随行!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点击“阅读原文”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stj/12370.html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