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这些知识不容忽视丨健康智慧屋

时间:2025/7/25 15:11:41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期《健康智慧屋》邀请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王西勤,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在整体人群中,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的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高血压简单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意味着我们每4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通常高血压病早期没有症状,也没有不舒服,除非血压异常升高。”王西勤介绍,一般高血压病的症状有疲乏、晨起枕部搏动性头痛、头昏、面部潮红、鼻出血、视觉的改变、胸痛等。

实际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可控的如肥胖、缺乏运动、血脂紊乱、糖耐量异常、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睡眠障碍问题、精神工作压力、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一些后天为主的因素,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家族性高血压等。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约90%高血压合并一种或几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或并发症。

血压升高后何时开始药物治疗?王西勤表示,发现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病前期后,首先要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具体而言,明确诊断高血压病后,1级高血压早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积极运动等途径稳定。2级和3级高血压则主张立即服用药物降压,同时也要控制危险因素。若出现靶器官的损害,不论血压多高,应立即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目标是控制血压,同时也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高血压患者在强化降血压的同时,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可明确降低血压,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等。戒烟、戒酒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更应大力提倡。”此外,王西勤还介绍,协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健康智慧屋》节目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与区卫健委、区爱卫办联合主办,于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1:00—12:00在松江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和“上海松江”App直播。每期节目邀请来自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医院(南部)、医院、医院、医院、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医院等松江区内各大医疗机构的专家,接受市民的问诊咨询。

市民朋友如有任何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欢迎在直播期间拨打热线电话-,或下载“上海松江”App进入“直播-可视化直播”收听收看节目直播并参与留言、互动。

来源:上海松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stj/16375.html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