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行动防制乙脑

时间:2020-9-18 19:28:05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夏季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季节,提高警惕的同时,防治结合是关键!

什么是乙脑?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如何有效防治?下面小编带你学习这一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通过蚊虫传播的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是否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就会发病呢?

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系统而发病。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人被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仅有少数人发病,有显性感染症状(≤0.1%)。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

乙脑感染者初期症状?

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37℃-38℃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乙脑发病初期,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应引起重视,医院检查。

乙脑病死率?

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病死率降至5%-10%左右,我区年-年病死率6.7%,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乙脑的好发年龄?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小年龄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为易感。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有什么疫苗可以预防乙脑?

我国自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灭活疫苗,年开始接种减毒活疫苗,乙脑基本得到控制。我国当前主要应用两种疫苗即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前者临床反应轻微,免疫效果好,但要接种的针次较多,自年应用以来明显地控制了我国的乙脑流行。后者自年批准生产以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和免疫效果都比较好。

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主要发病地区?

乙脑是一种蚊类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我省乙脑的流行季节为5-7月。受乙脑病毒感染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幼猪)。此外,鸟类、马、牛、羊、驴、狗、猫、鸡、鸭、鹅也可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所以蚊子也是乙脑的储存宿主,蚊与猪均被认为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乙脑的发病地区主要位于农村,同时,由于蚊子的传播,使乙脑的发病地区可能扩散至城乡结合部,甚至到城市。

乙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针对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病人进行严格地隔离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同时搞好动物圈棚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具体措施请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咨询。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4、治理蚊虫孳生地,消灭蚊虫生存环境。

哪些人有必要接种乙脑疫苗?

针对乙脑的易感人群,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①乙脑流行地区6月龄至10周岁的儿童;②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成人或旅游者。

温馨提示:如果发现周边有发热、乏力、医院就诊!

相信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对乙脑的防治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要学会用知识的力量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家人,提高防治意识,为健康幸福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zyy/1109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