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患者,秋天的第

时间:2022-3-12 14:33:07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今天上午,我院心内科开展了高血压义诊活动,专家现场坐诊咨询、发放宣传册、科普健康知识,通过义诊,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了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强化了健康生活、合理营养、科学饮食意识。

我国最新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上居民中有超过1/4的患者存在高血压,但控制率仅为16.9%。高血压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高血压能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被称为“无声杀手”。我国每年因高血压导致间接死亡的人数达万,其中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梗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所以,知晓并严格控制血压,对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全国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张彬带大家了解下高血压知识,让更多人正确认识高血压,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如何认定是否患了高血压

正常成年人每2年至少测1次血压。无论年龄,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血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易患人群包括如血压~/85~89mmHg、肥胖人群等,建议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正常成年人,建议至少每2年测量1次血压。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如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需注意,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我们常说的高血压,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而本身就是一种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或者简称高血压。绝大部分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疾病。

二、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所有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需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90mmHg以下。

总之,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其预防和控制,需要综合性的措施。既需要医务人员指导下的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也需要我们自己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才能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让我们携手共筑降压达标的健康堡垒!

供稿

心内科

编辑

伊新

审读

靳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zyy/1357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