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文丨贞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
现在老人越来越长寿了,但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如果老人独自在家出了意外,做子女的又没有时间照料,这时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案例:
今年90岁的周婆婆,本来身体还好,但是前不久不小心摔跤后,腿脚不便就卧床休养了。在周婆婆身体出问题之前,她一直都是同村人羡慕的对象,很多人都夸她有福气,儿子孝顺孙子又有出息。
但自从周婆婆摔跤走不了路后,一切就都变了。周婆婆自每天只能卧床等着亲人来照顾自己,可是儿子今年也有70多岁了,身体不好,身上还有高血压等疾病,只能一个星期来个几次。
孙辈们都在大城市生活,经济压力大还要养育孩子,根本就没有精力照顾她这个老婆子,接到自己的城市也有很多不便之处。
虽然几个子女好不容易凑了钱给周婆婆请了护工,但护工照顾得并不精心,这又让周婆婆感到难受和被动。周婆婆突然觉得人并不是越长寿越幸福。
面对亲戚和邻居,周婆婆忍不住哭诉:“人一旦老了,就是个负担,活得越久越是害了后人!”
90岁老人一席话,暴露了多少现实和无奈。老人觉得自己给家庭带来了负担,儿女对此也很无奈。
为什么老人会觉得自己给家庭带来了负担呢?
1、给子女带来经济负担
原本子女在中年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身上既背着金额巨大的“房贷”、“车贷”,又要付出抚养儿女的高额教育费用,还要承担老人的赡养责任。如果老人突然身体出现病症,子女又要出钱又要出力,家庭和工作根本兼顾不过来,老人自然会对子女感到歉疚。
2、给子女带来心理负担
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老人的后半生一直卧病在床,医院和家庭、单位之间来回奔波,这样持续的三点一线生活也让子女身心俱疲,甚至会产生对于老人的“怨恨”心理。
3、子女之间容易推诿责任相互指责
如果老人生育了多个子女,晚年很容易看到几个儿女相互指责的场面。每个子女都不愿意多承担一点赡养老人的责任,自己为老人出多少钱、老人在自家住多长时间等问题,都成为了子女相争的重点议题。而这些因为赡养老人而经常吵架的子女,相互之间的亲情也会渐渐淡漠下来。
身为子女,应该怎么孝敬老人呢?
1、多花时间陪陪老人
其实很多老人缺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子女在身边的陪伴。很多老人在老家过着独自一人的留守生活,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只是过年时一家团聚,平时老人们只能通过电话偶尔和子女联系联系。
如果子女能经常想到回到老家探望老人,或是将老人接到城里共享天伦之乐,那么这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孝敬,因为老人缺少的是亲人间的陪伴。
2、和身边的兄弟姐妹互帮互助
老人们最乐见的,就是自己的子女们走入社会后,能够相互扶持互帮互助。很多兄弟姐妹为了一点点小的金钱利益,轻则相互吵架辱骂,重则上手殴打互不来往。
这会让老人们感到很伤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无论是哪一个孩子老人都会心疼,都不希望一母同胞的亲人相互疏远。
3、要主动地满足老人的需求
很多老人都不希望给子女添麻烦,每次被问到要用什么要买什么,总是摆摆手说不用了,你们自己留着吧。但其实老人是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如果子女能主动地发现老人的需求,熨帖地为老人准备好需要的东西,老人也会从中感受到子女深深的感情。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等到失去了亲人再后悔,不如学会珍惜现在,好好地孝顺老人。大家对此是怎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由贞妈育儿记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