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79749.html
本文中所有内容
均系作者自己的叨逼叨
与其他个人或组织机构无关
全文有字,图片23张
纯看不思考大约需要10分钟时间
嗯……还是我……
换了个标题,换了套马甲,哥几个不会认不出来了吧……
[疯健me信]这个马甲是因为去年年底公司的体检结果出来后,身边很多同僚都多多少少有了些亚健康的情况,我又恰好在去年11月考了个健康管理师,好巧不巧的,哎嗨,我还考过了……
目前证书还没发下来,所以我还没持证,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义务给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的吧。
顺便我自己也复习一下之前学习的内容。
今天要讲的,就是这几天在我耳边萦绕的比较多的三个字:
高血压什么是高血压?
首先要明确的是,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病。
根据国家卫健委年8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20%,年上升至27.90%。
根据这个数据来计算的话,身边每10个18岁以上成年人中就差不多有3个高血压患者。
这几天小编身边的同事讨论高血压症状人数的情况,基本上也符合这个比率。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80正常高值≥,<≥80,<90高血压≥≥级高血压(轻度)≥,<≥90,<级高血压(中度)≥,<≥,<级高血压(重度)≥≥临床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简单区分的话,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其占到高血压患者比例的90%以上,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于某些、某类疾病引起的临床症状之一。
高血压的危害
上面也提到了,高血压会伴随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而且高血压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都是在长期高血压未受到重视,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后会出现的影响。
高血压的症状
在高血压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晕、头疼、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随着病程的延长,会逐渐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并且会在紧张时、劳累后加重症状。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如紧张、劳累及清晨活动后),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所以说,大家最好是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使自己不会或者尽量不得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常见的病因有以下6种:
1、遗传因素: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是有家族史的。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
3、年龄因素:40岁以上者发病几率较高,但现在也有低龄化的趋势,大方向的话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
4、生活习惯因素: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
同时,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后面如果有时间的话,小编也会单独做一起吸烟相关危害的内容。
5、药物影响:服用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都会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也都会对血压造成影响。
以上除了遗传因素、年龄因素、药物影响及疾病因素外,像精神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都是可以在平时稍加注意就能够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检查方式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是高血压患者或者是已经有这个趋势了,可以通过自测的方式来做初步的判断。
自测需要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使用合格的血压仪进行检测,需要避免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过程中和之后进行检测,因为血压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同时有条件的话应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来进行取值。
当然,这只是自测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这里也建议去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院、医院等正规机构进行诊断。
除了测量血压外,针对高血压的检查还有以下几项内容。
1、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
2、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3、观察有无库欣病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4、全面的心肺检查;
5、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同时,为了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状态,还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动态血压监测等常规检查。
亦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检查眼底及颈动脉超声。
根据上面提到的高血压等级,在结合是否有其他危险因素及是否有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如下: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1级2级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低中高1-2个危险因素中中很高危≥3个危险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高高很高危有并发症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高血压的治疗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这里先简单说一下常规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的目标是血压达标,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对于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90mmhg以下,而对于合并有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需要控制的更低。
对于所有患者,都需要注意清晨血压的检测,有研究显示,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其清晨血压未必达标。
从治疗角度来说,一般分为改善生活行为及药物治疗两种方式,通常都是结合着进行。
对药物治疗来说,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这里也仅做阐述,具体以医生给与的处方为准。
而对于生活行为的改善,有以下几项:
1、减轻并控制体重:
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自己的BMI控制在正常范围。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正常范围是18.5kg/m2≤BMI<24kg/m2。
2、减少钠盐的摄入:
将每天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除正常的一日三餐外,额外的零食等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