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见问题解答

时间:2021-8-12 12:15:16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 http://m.39.net/pf/a_4359076.html
????心血管科文/郝丽梅编/刘宇

/刘宇

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就是高血压吗?

单次测量发现血压增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需要间隔数日后再次测量。至少三次测量血压(非同日)均增高才能诊断高血压。另外,医院测量血压偏高,但在家中测量时却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诊室高血压”。对于怀疑高血压者,最好自己在家重复测量几次,这样更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在医院测血压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90mmHg,但在家中自己测量时,血压≥/85mmHg即应考虑诊断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血压轻度升高,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少吃盐、少喝酒、生活规律、充足睡眠等。经过上述措施后,很多人的血压可以降至正常。血压仍然增高者,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若血压升高明显,超过/mmHg,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降压药后血压控制不满意,应该换另外一种降压药还是加用第二种降压药?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刚开始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持续治疗2周以上才能判定所用药物是否有效。轻度高血压(血压/mmHg)患者,若应用一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欠佳,可以加用第二种降压药,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也可以尝试更换另外一种降压药。若是中重度高血压(血压≥mmHg),一种药物难以使血压达标,应该及时加用第二种降压药。

降压药的种类该如何选择?

常用降压药分为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等几类。个体之间对于降压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同样的药物不同的人服用可能产生不同的降压效果。此外,由于患者合并症各不相同,降压药的选择也各差异,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因此不可擅自服用降压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可靠的。

早晨血压太高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清晨觉醒前后开始,血压水平迅速上升。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抑制血压的晨峰现象,可采取以下办法:

晚上服用降压药物,有助于次日清晨血压的控制,但有可能导致患者夜间血压下降过多。故适用于夜间血压较日间下降10%~20%的高血压患者。

清晨起床立即服用降压药。由于清晨血压的迅速升高主要出现在起床并恢复直立体位后,因此对于血压晨峰较大的患者,可以在觉醒后立即服药,待药物开始发挥作用后再起床活动(其时间间隔取决于所用降压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血压正常之后可以停降压药吗?

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用降压药几周后血压会逐渐稳定,此时应当继续服药。若停药的话,血压会再次升高,这对身体是不利的。有的人常常间断服药,血压高了就吃几天降压药;血压降到正常后就停药。这是不规范的服法,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剧烈波动,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更大危害。高血压患者要长期规律性吃药,不能吃吃停停,血压正常后也不能停药,如血压确实偏低,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减量或调药。

血压降到正常了,却开始头痛了,怎么办?

这是因为患者长期血压增高,脑血管已经适应了较高的压力,如果在短期内迅速将血压降到较低的水平,患者会不适应,因而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时不能急于求成,从小剂量开始,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在两三周内逐渐把血压缓慢地降到目标值,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些降压药具有扩血管作用,开始服药时也会出现头痛症状。无论属于哪种情况,患者均不应停用降压药。若头痛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小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患者会逐渐耐受,头痛头晕症状会逐渐消失。

哪些高血压患者可以停用降压药?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经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后仍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但少数患者有可能停用降压药物,这些患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继发性高血压: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药物性高血压等。这些患者的基础疾病治愈后,其血压可以恢复正常,从而停用降压药物。

有效生活方式干预后:一些患者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明显关系,例如缺乏运动、肥胖、食盐摄入过多、酗酒、生活不规律等。若患者血压只是轻度升高,经过纠正上述不良因素,血压可能降至正常水平。已经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经过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正常,此类患者也有可能停用降压药物。

发生严重心脏疾患:高血压患者若发生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其心脏射血能力显著降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这些患者可能停用降压药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近期热点●

●夏季养生从养“心”开始

●健身:这个病竟然能让“肌肉融化”!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上班族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你有没有?

●预防保健

专家教您在家如何护耳

●夜间腿部不适要重视—警惕不安腿综合征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的方法

●鼻腔的日常护理

●对抗“积食”小妙招:试试红果酪

●预防慢性肾脏病小措施

●如何处理这些口罩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zztx/12789.html
热点排行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