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丨高血压七大常见误区,你中招

时间:2022-4-11 10:43:04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高血压是全球也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一生。而在这漫长的血压控制、达标过程中,总有一些患者基于认识误区,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疗效和预后。

今天梳理了7个高血压常见的误区,一起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

没有头晕症状,血压就是没问题。

不能单纯依靠有没有症状来判断血压高不高,应该使用血压计进行测量来了解血压状况。有些患者血压偏高,但没有出现症状,也是应该要注意的。

如果等到出现了头晕症状,那么证明你的高血压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高血压早期,也不一定必须要吃药,是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好血压的。但是如果到了高血压比较严重的阶段,那么就必须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了。

误区二

一次血压升高就认为自己得了高血压

只量了一次血压,发现血压偏高,就认为自己得了高血压是不正确的想法。要确诊高血压需要连续三天对血压进行测量,如果发现血压都偏高,那么才会被认定为得了高血压。偶尔一次血压升高可能是因为情绪激动、药物作用等原因导致的。

误区三

高血压发作就吃药,正常就停药。

存在非常小的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只要找到病因,对于病因进行治疗,将高血压诱因去除之后,是可以降高血压治愈的。

但是大多数人是原发性高血压,与多种因素有关,没有明确的病因,因此,也很难得到彻底治疗,必须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如果总是间断性的服用药物,只在血压升高时服用是无法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的状态的,因为药物在体内被代谢完之后,血压就会又恢复到比较高的水平。血压如此总是波动,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误区四

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遵从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即可,无需改变生活方式。事实上,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酗酒、肥胖、高钠低钾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单纯靠吃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难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或者说要额外多吃药物对抗不良嗜好带来的血压增高。

误区五

发现血压升高,就想立刻降低血压。

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上,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最大疗效。因此,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效果。

误区六

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

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又听闻某些保健品能够治疗高血压,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实际上,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说其可以代替药物治疗,这都是错误的。

误区七

盲目认为血压越低越好

高血压患者总是希望自己的血压能够越低越好,这也是不对的。血压需要维持在一个最健康的范围内才好,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使身体的供血不足,容易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实际上得了高血压并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们要对血压做好控制。除了用药外,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过度疲劳,饮食调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还要适量的进行体育运动。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建议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压,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以期延年益寿。

执编:韩淇

往期回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zztx/13593.html
热点排行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

形成高血压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疾病通常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