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是一位63岁的退休工人,自从退休之后就由于生活自由,长胖了不少,加上又没有什么锻炼身体的习惯,导致2年前,体检的时候发现血压有点升高,尿液中有少量的蛋白尿,医生建议他进一步检查下肾功能。
但是罗先生并没有多想,加上平时也没有不适的症状,一直认为自己可能是退休饮食没管控,自己肥胖导致的指标异常,回到家之后就打算控制饮食,并且加强身体锻炼!
后来,在自己小区认识了一位年龄和他相仿,并且也是高血压引起肾损伤的患者,据他的说法就是,衡量肾损伤可以看尿素氮和血肌酐,只要肌酐不上涨,就不会到尿毒症。
而罗先生的体检报告单上他的血尿素氮水平是6.5mmol/L,血肌酐水平是90μmoI/L,都在正常范围内。李先生很高兴,以为自己的肾功能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这一拖就是1年多,直到有天他感觉自己锻炼的时候体能下降很多,并且最近食欲也不好,脸有点肿,尿液也不清澈,这时他才有点心里没底,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
结果显示,他的血尿素氮水平升到了15mmol/L,血肌酐水平升到了μmoI/L,血压升到了/毫米汞柱。
医生告诉他,目前来看,他的肾损伤应该在几年前就有了,只是最近一直处在进展期,典型表现就是蛋白尿、血压、水肿、乏力等等。现在还不能完全确诊是什么肾病,从临床表现来看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而且估算下来已经到了慢性肾病3期左右的水平了!
但是不管如何,肾损伤是已经确诊无疑,接下来必须及时治疗,由于最近进展比较严重,经过合理的治疗,肾功能还是有恢复部分的可能。听到这些罗先生也是吓得不轻,坐在医生办公室半天没说一句话。
事后,医生根据罗先生的描述,也总结了下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有3点,这3点也值得很多慢性肾病患者做参考。
第一点,就是咨询对象不对,高血压引起的肾损伤与罗先生的不一样。
第二点,就是尿素氮和血肌酐评估肾损伤有一定的弊端。
第三点,就是评估前期的肾损伤,指标选择有问题。
首先,来说说第一点如果罗先生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损伤,那么与高血压引起的肾损伤相比,会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就是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不同,导致预后和疾病进展不一样。
高血压引起的肾损伤通常是一种慢性的、渐进性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它会随着高血压的持续和加重而逐渐恶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且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延缓肾损伤的进展,并且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在检查的时候高血压肾病前期可能蛋白尿很轻,或者基本没有,只有肌酐在上涨,因此这类患者一般都是控制血压,检查时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