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患者因为长期服用药物而担心药物对身体的影响,于是在未与医生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停药。然而,这种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高血压患者张姨的案例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张姨的经历
来自山东的张姨是一位“资深”高血压患者,她多年来一直遵循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使得她的血压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然而,临近60岁时,张姨开始担心长期用药对身体的影响,因此考虑尝试其他方式维持血压。
图片来源网络通过跳舞结识的病友告诉她,运动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这位病友自己曾是高血压患者,通过坚持跳舞,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而且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张姨受到病友的鼓励,没有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咨询,擅自停止了降压药物,选择通过运动降压。然而,她没有意识到停药可能导致的风险。
结果张姨在擅自停药后不久就发生了心肌梗死,由于抢救无效最终不幸离世。
为什么降压药不能随意停?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法完全治愈的方法。即使病情得到好转,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减小剂量继续用药。彻底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大幅波动,对血管、心脏、大脑及肾脏造成损害。
尤其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张姨在擅自停药后不久就发生了心肌梗死,由于抢救无效最终不幸离世。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终身服药吗?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对身体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人可以尝试非药物疗法,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1.无明显心血管危险的患者
广州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吴辉教授指出,一级高血压以内,没有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经过生活调节方式如饮食改善和积极运动后,血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部分人可以尝试暂时不用降压药物。
额外知识:一级高血压通常指收缩压在~mmHg之间,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
2.经过治疗后的继发性高血压
对于继发于某些原因的高血压,比如由于某种药物(如避孕药)或特定的睡眠习惯引起的,当改变这些诱因后,血压会自然恢复正常,此时无需再继续服用降压药物。
.发生危重疾病引发低血压状态
在发生危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等情况下,可能出现低血压状态,为了避免加重低血压,患者可能需要停用降压药。
尽管存在上述情况,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即便血压长期保持正常水平,专家仍建议继续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通常属于慢性疾病,长期用药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防止血压波动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
关于降压药的这个误区,建议早了解1.药物会导致依赖性吗?
有患者担心长期使用降压药会导致依赖性。然而,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终身需要用药,并不涉及因为依赖就无法停药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依赖性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故甚至挽救生命具有重要作用。
2.血压下降了就能停药吗?
血压下降并不等于病情痊愈,只能说明药物起到了效果。即使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患者仍需密切观察。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度减少用药,但不能擅自停药。明显的不适症状可能是病情已经存在严重问题的信号。
.越多药越好吗?
认为用药量越大、保持血压偏低值效果越好是一个误区。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过度降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和心脏供血不足,带来更大的危害。
在治疗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同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变化适时调整用药,避免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