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在日常工作中
经常有患者向小编咨询这样的问题
“医生,我患了高血压,现在需要吃药治疗吗?”
对于这个常见问题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
做一个简要的健康科普宣教
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各种小知识
什么是高血压?首先,我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这几个字时常会出现在我们耳边,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曾对它有详细的深入了解。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目前,有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这种原因不明确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如果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疾病(如肾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则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服药治疗的效果差,应当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能有效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1、诊室血压,医院诊室测得的血压。如果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90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
2、动态血压监测,就是采用专业的医学检测设备进行24小时的血压监测。如果24小时平均血压≥/80mmHg,或白天血压≥/85mmHg,或夜间血压≥/7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3、家庭自测血压,也就是在家中测量的血压。如果连续监测5~7天平均血压≥/85m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
在上述高血压诊断方法中,以诊室血压作为确诊高血压的主要依据。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可造成靶器官损害,即导致心脏、脑、肾脏、视网膜和血管系统结构或功能损害,严重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降低血压等治疗方法,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风险。
确诊高血压后,是否需要吃药治疗?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水平不同,可将高血压划分为1级、2级、3级高血压,也就是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见表1)。
确诊高血压后是否需要吃药治疗,还不能简单的只看血压升高水平,而应由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水平高低,以及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是否达标来决定。
注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血压水平是影响和导致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衰)发生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高血压有哪几种危险层次?根据评估结果,可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见下表:
其中,对于高危和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如果中危且血压≥/mmHg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可进行1~3个月的观察,监测血压,密切随诊,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由上可知,假如有两位高血压患者,即便都是1级高血压或都是2级高血压,可因其有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并发症等情况,导致其评估、分层水平不同,进而使得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不同。所以说,确诊高血压后,是否都需要立即药物治疗,不能一概而论。
▲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
最后,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不论目前是否需要药物降压治疗,都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改善生活方式,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可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常见健身方式)均有直接的降压效果。戒烟、戒酒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更应大力提倡。此外,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如不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使血压达标,还请及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药物治疗,以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医院体检科
中医院体检科成立于年4月,由原两院区体检中心合并而成,目前仍分设东、西院区两个体检分部。中心业务用房面积多平方米,年体检工作量近30万人次,是深圳市光明区功能最全、公益性最强、医院体检科。中心现有员工60多人,高级职称16人,人员配置合理。中心配备有健康体检常规诊疗设备,环境舒适,布局合理,流程畅顺,服务周到。体检科以医院优质的医疗平台为依托,设有各类体检套餐,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体检需求。
体检科是光明区第三周期医学重点学科(共建学科),是多所高校的临床研究中心(基地),医院公共服务主要提供者之一。近年来,体检科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规划纲要》,配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针对慢性病采取关口前移,早查早筛,防微杜渐,积极干预等措施,努力使辖区居民不生病、少生病、晚得病、得小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欢迎有需要的客户前来体检科体检!
科普指导专家
曾运红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体检科主任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近24年。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社区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等工作。重点研究领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管理。承担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多篇,带教研究生6名。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基层医药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全科医学与基层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体检)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社区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专家人才队伍我科专业人员均来自临床一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一支由资深专家、骨干医师、专业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强大队伍。目前有高级职称专家10名、骨干医师12名及数名专职护士。其中,超声科、内科、外科、妇科、职业体检组均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牵头工作,在检前能够提供个性化咨询,检中能够提供专业筛查,检后能够提供合理建议。能够给客户提供专业、可靠、温馨的健康管理服务。
业务范围医院优质平台,已开展的服务主要有: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从业人员体检、驾驶员体检、入户体检等几大类。所有检查医院相关科室共同完成,医院体检项目的质量。同时,中心可以给有需求的客户提供绿色就医通道服务,部分类型体检的网上预约服务。未来,中心将借助信息技术,为广大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