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的灸法,是几千年临床实践验证的一种治疗方法。除了去专门的艾灸馆治疗外,很多人会选择在家中艾灸,可是总感觉自己灸效果不好,其实,并不是艾材的质量问题,更多的是没有掌握艾灸的技巧。
?????艾灸的灸量大小中药讲究用量,同样的,艾灸也需要控制好火候和用量。《医宗金鉴》就曾提到说:“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这是艾灸治疗疮毒的记录。其他的医术也有相关记载:“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
通过医书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灸法是通过穴位烧灼、熏熨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热度不够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针灸资生经》记载:“下经云: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病不愈。”这里推崇的是化脓灸,效果最明显。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化脓灸操作较难,最好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施灸的注意事项
注意防寒保暖
艾灸时要脱衣服,容易受凉。所以,要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另外,艾灸时会有艾烟和特有的香气产生,有些人爱闻这种味道,有些人不喜欢闻。如果不喜这种味道,可以开窗通风,不过,要注意,不能让风直吹。
艾灸需要点燃艾材,容易落火,会烧灼皮肤或者点燃衣物,要小心处理避免失火。选择正确姿势
《千金方》提到:“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勿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艾灸的姿势选择也至关重要。
注意消毒清洁
在皮肤上施灸,一般对消毒要求不太紧要。不过直接灸时,应用75%酒精棉球消毒,擦拭干净,面积要大些,以防灸后皮肤破溃,继发感染。至于灸的原料不需消毒,只要将艾绒晒干,生姜用时洗净即可。
正确处理灸疮
艾灸时,有时候温度控制不好,容易烧伤皮肤。皮肤烧伤时,可用紫药水涂抹在伤口上,包扎即可。有时候,我们为了达到好的治疗效果,会选择直接灸法,这种方法,效果明显,药力能直接进入穴位,不过也容易形成脓疮、溃疡等症状。这种情况出现时,可以涂抹烫伤膏或者芦荟胶,如果情况太严重,医院处理。
如何应对晕灸晕灸和晕针的情况差不多,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胸口闷等症状。一般来说,初次施灸的人较为常见。另外,空腹、疲劳、恐惧、姿势不正确、艾材用量过多,也会晕灸。
如果有晕灸的情况出现,要立刻停止,让患者平躺,放松心情,过几分钟以后,症状会自然消失。
艾灸次数选择
一般来说直接灸之艾炷,以麦粒大小为适宜,一般成年人,每穴五、七、九壮,小儿灸三、五壮,每次取三、五、七穴为标准。临床上可适当伸缩艾炷之大小穴位及壮数。如用于外科,灸阑尾炎或疔痈初发时,可在合谷、手三里、阑尾等穴,每次灸百壮左右,一日灸二、三次,会使炎症消散,促使其化脓,收到意外的效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