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时间:2019-9-4 9:11:51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脑震荡

概念: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1、意识改变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30分钟。

2、逆行性遗忘病人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3、短暂性脑干症状严重者可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

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评估要点: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精神状态的变化。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焦虑与缺乏脑震荡相关疾病知识有关

预期目标:缓解病人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

①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

?对少数症状迁延者,加强心理护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

2.疼痛与头部受伤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护理措施:

①疼痛明显者遵医嘱适当给予镇痛药物。

?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与患者聊天、让其看电视听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勿剧烈活动头部。

?少数患者可能合并存在颅内血肿,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健康教育:

1.嘱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度用脑和劳累。

2.解除思想上对所谓的‘后遗症’的紧张和忧虑,保持心情愉快。

3.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栗子、核桃等)。

4.告知患者一般需卧床1-2周,恢复期常用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等症状,一般多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恢复。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损伤。包括脑挫伤及脑裂伤前者指脑组织遭受破坏软脑膜完整。后者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两种常同时存在,合并为脑挫裂伤。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一般伤后立即出现昏迷,其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范围直接相关。多数病人超过半小时,严重者可长期持续昏迷。

2、局灶症状和体征依损伤部位和程度而不同。若伤及脑皮质功能区可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与伤灶区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

3、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增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后者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因继发颅内血肿或水肿所致。可使早期的意识障碍或偏瘫程度加重或意识好转后又加重。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①受伤及现场情况:了解患者受伤的过程,患者受伤后有无意识障碍及持续时间有无逆行性遗忘,受伤时有无口鼻耳漏,是否出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了解现场急救和转运情况。?既往史:了解患者既往健康状况。

2.身体状况

①局部:患者头部有无破损、出血,呼吸道是否通畅。

?全身: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了解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如体重、电解质、血糖等,以及营养素的种类和量。

③辅助检查:了解患者X线CT、MRI的检查结果,以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了解家属对患者的支持能力和程度。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呼吸平稳,未发生误吸。

护理措施:

①体位意识清醒者取斜坡卧位,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或吞咽功能者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将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定时吸痰。

?开放气道深昏迷者,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短期不能清醒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④加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湿化气道,避免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利于排痰。

⑤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防治呼吸道感染。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高代谢、呕高热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态维持良好

护理措施:

①加强营养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

?不能进食者予以安置胃管,予以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支持。

3.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作、消化道出血。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①昏迷病人易发生的并发症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对症处理。

?消化道出血:使用止血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发生误吸。

④外伤性癫痫:可采用苯妥英钠预防发作。癫痫发作时使用地西泮10-30mg静脉缓慢注射,直至控制抽搐为止。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给予适当解释和宽慰,使其树立信心,帮助病人尽早自理生活。

2.控制外伤性癫痫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至症状完全控制后1-2年,逐步减量后才能停药,不可中断服药。不能单独外出、登高、游泳以防意外。

3.康复训练提高病人自信心,协助病人制定康复计划,进行语言,运动,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变。以顶骨最多。其临床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神经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等。

临床表现:

1、.颅前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可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斑(“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等表现。

2、颅中窝骨折若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合并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蝶窦由鼻孔流出。若累及颞骨岩部,脑膜,骨膜及鼓膜均破裂时,则合并脑脊液耳漏,脑脊液经中耳由外耳道流出;若鼓膜完整,脑脊液则经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可误认为鼻漏;常合并第Ⅶ、Ⅷ对脑神经损伤。

3、颅后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淤血斑。若累及枕骨基底部,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斑;枕骨大孔或岩尖后缘的骨折,可合并后组脑神经的损伤。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有感染的危险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预期目标:未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时处理感染得到控制

护理措施:

①体位护理抬高床头,半卧位,头偏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脑脊液漏停止3—5天,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漏口早闭。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漏口局部清洁每日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口腔或外耳道,切忌棉球过湿使液体逆流入颅内。保持床单元清洁。禁忌挖耳、抠鼻;堵塞、冲洗耳鼻腔、滴药、吸痰或插胃管,禁做腰穿。

③正确评估脑脊液量,并观察记录。

④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病人应避免咳嗽、打喷嚏、屏气、用力排便避免引起颅内逆行感染或气颅的发生。

⑤遵医嘱应用抗菌药或破伤风类毒素。

一抗:使用TAT和抗生素,预防感染二要:1.要取头高位,坐位、床头抬高15—30°

2.要保持外耳道、鼻腔、口腔清洁

三避免1.避免大声咳嗽、打喷嚏2.避免从鼻腔插管3.避免用力摒气排便

四禁:1.禁耳道堵塞2.禁冲洗3.禁滴药4.禁腰椎穿刺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颅内低压综合症

预期目标:未发生或发生时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①进一步判断病人是否有脑脊液漏;若病人鼻内或耳内有渗出液流出,首先通知医生,协助检查、判断是否有脑脊液漏。

?准确估计脑脊液外漏;在前鼻庭或外耳道口松松地放置干棉球,随湿随换,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估计脑脊液外漏量。

③注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警惕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水肿和癫痫的发生。

④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头痛发热颈项强直脑脊液颜色变化。

⑤注意低颅压综合症的发生;脑脊液漏本事是自行减低颅内压的作用,快速、过量的脑脊液漏,可使颅内压过低,脑血管被动扩张,病人出现一系列表现,尤其是头痛症状具有特征性,注意与高颅压综合症鉴别。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

健康教育:

1、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方式。

2、避免受伤颅骨再次受压,颅骨骨折愈合时间(线性骨折,成人2~5年、小儿1年)。

3、缺损颅骨局部有效保护,避免局部碰撞,颅骨修补时间(伤后半年左右)。

4、加强心理卫生宣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6、注意劳逸结合。

7、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指发生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慕上半球凸面。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患者受伤后意识改变有5种类型:①伤后一直清醒。?伤后一直昏迷。?伤后清醒随即昏迷。④伤后昏迷随即清醒。⑤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昏迷。

2.神经系统症状对侧肢体瘫痪。

3.颅内压增高常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出现库欣反应,颅内压持续增高者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

评估要点:

1.健康史

2.受伤史

3.既往史

4.意识、生命体征、颅内压增高症状、肢体活动状况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意识障碍与头部受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减轻,无继发性损伤

护理措施: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四肢活动情况GCS评分、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继发性损伤:防坠床,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予纱布遮盖,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④做好生理护理:预防压疮、静脉血栓。随时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

2.脑组织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jbtx/10375.html
热点排行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