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ldquo养生rdquo

时间:2021-11-8 14:55:49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你以为在养生,实际上在养病。

院长在线按+

老年人,是中国庞大养生队伍中的主力,也是养生谣言瞄准的重点对象。于是有人抱着一个信念,只要对自己够“狠”,衰老就追不上他们:猛灌水、狂走路,口服液吃空一瓶又一瓶……殊不知在医生眼里,某些养生可能是在“养病”。选取了7项当代老年人沉迷的养生活动,揭示“假养生”背后的心酸。

1

晨练

有这样一群中老年人:每天雷打不动地晨练,不分季节不分天气,说走就走。凌晨四五点雄踞在广场、公园、一展十八般武艺。

医生说:赶迟不赶早,热身不可少

早晨6点前空气质量不好,绿色植物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

过早晨练,人的体温较低,血压和血液黏度上升,如果运动过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热身能够激活肌肉,牵拉则能让肌肉快速恢复弹性。

养生要点:晨练应在太阳初升后,并注意保暖。雾霾天应取消晨练。夏季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

01晨练前少量饮水

晨练前少量饮水,能降低运动引起的脱水、血液黏稠的风险,从而有助预防血栓。

02避免空腹晨练

空腹运动会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建议晨练前,先吃点香蕉、饼干等易消化的食品。

03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晨练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为最佳,注意进行一些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运动,如慢走、做操、打太极等。

2

吃保健品

平时省吃俭用的老年人,买起保健品却一掷千金。

变相推销保健品的花招频出:打着专家讲座的幌子、施以小恩小惠赠送礼品……大量老年人被“忽悠”后仍深信不疑。

医生说:补充营养的最好方式——好好吃饭

宣称有以下5种功效的保健食品,毫无疑问是骗人的:①抗癌;②彻底治愈某种慢性病;③调节身体酸碱度;④净化血液;⑤增高。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如果你真的有病,医院认真治疗。

实际上,能够做到正常饮食的人,营养成分基本都能处于正常状态,再额外补充并不会有什么用。

养生要点:“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天应吃够:

克~克谷物;克~克蔬菜;克~克水果;克~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以及克鲜牛奶或者相当于干豆30~50克的大豆及其制品。

01荤素搭配

更好地保证微量营养素的摄入,这种混合膳食也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02粗细搭配

粗细搭配着吃可以增加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还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03色彩搭配

建议每天的蔬菜里至少有一半是深颜色蔬菜。五颜六色的食物不仅能增加食欲,也能提供多样的营养。

3

走路

“我得更新一下今天的步数”“你今天步数过没过万啊”……

朋友圈晒步数是很多人日常锻炼的目标,甚至还有人日行几万步,就为了拼运动排名。

医生说:走路别贪多,过度反伤身

“每天步行1万步”并不是锻炼标准,更不该是硬性指标。步数过多容易损伤膝盖,年纪大的人更要当心。

走路重在强度,如果走得特别散漫,步数再多,也很难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养生要点:可以下午四五点或晚饭后半小时走路,选择松软平旷的场地,穿着软底、有弹性的运动鞋。

01每天走步

对普通成人来说,每天步并达到一定速度,就能起到运动效果。

02步速因人而异

有一定运动能力的老人:可采取中速(90~步/分钟)或快走(~步/分钟),每次30~40分钟,可进一步强化心肺功能。

患冠心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进行20~30分钟。

03掌握正确的走姿

挺胸抬头,微微收腹,双脚平行;

双手微微握拳,手肘弯曲约90度,手臂前后摆动;

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

4

泡脚

睡前倒上一盆冒着蒸汽的热水,把脚缓缓伸进水里,屏气凝神按住双膝,欣赏着自己被烫得通红的双脚……殊不知盲目追求“烫”很可能伤身。

医生说:4类人泡脚多个心眼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温水,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糖尿病患者:脚步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容易被烫伤。

静脉曲张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建议热水泡脚、泡腿。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尽量不泡脚。

养生要点:晚上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腿脚酸胀不适等疲劳症状,还能改善睡眠。

01水温:40摄氏度左右

水温太高,不仅刺激心脑血管,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水温一般以40摄氏度为宜,脚上茧较多的人,水温可以适当高一点。

02时间:20~25分钟

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增加心脏负担。一般泡20~25分钟比较合适。如果出现胸闷、头晕应立即停止泡脚。

03将水完全淹没脚背

最好选较深的木桶,更易保温。泡脚的同时,可以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5

喝茶

读书看报的间隙,端起杯子呷几口茶,是很多老年人的一大“瘾”。但爱喝茶不等于会喝茶,方法不对只能给养生帮倒忙。

医生说:喝茶先辨温热寒凉

60摄氏度以上的茶水,容易造成食道黏膜的损伤和溃烂,长期可能诱发癌变。

脾胃不太好的人和怕冷的人,可以多喝点红茶和黑茶。火气旺、长痘痘的人可以喝点绿茶和黄茶。

茶中含有咖啡碱,有利尿的功效。喝太多茶会加速尿液的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养生要点:坚持喝茶不仅有助于降压降脂,还能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01根据季节选择茶叶

春季喝花茶(茉莉、桂花等),利于散发体内的寒气,令人神清气爽。

夏季喝性寒凉的绿茶、白茶,能去火、生津止渴。

秋季喝乌龙茶,不寒不热,有助于消除体内的余热、解秋燥。

冬天喝性温热的黑茶、红茶,暖身抗寒。

类人不适合饮茶

①失眠人群;②心律失常者;③胃溃疡患者;④孕妇。

03用淡茶取代浓茶

长期喝茶的人最好还是以淡茶为主;建议毫升的水放3克茶叶。

6

吃粗粮

吃多了精米白面、大鱼大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吃粗粮。

但一些人以为吃粗粮“多多益善”,一日三餐只吃粗粮。结果经常腹胀反酸,甚至营养不良……

医生说: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顿顿只吃粗粮不可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而言,每周吃粗粮的频率不超过3次,每次控制在克以内。

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要吃太多粗粮。因为粗粮中的纤维素易刺激肠胃加重病情。

养生要点:增加粗粮的摄入,对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具有潜在的益处。

01首选燕麦和薯类

燕麦含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的效果最好。薯类具有降低大便干硬、排便困难发生率的作用。

02推荐食用量:克左右

推荐老年人群每天吃克左右的粗粮。考虑到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建议将全谷物磨成粉食用。

03粗粮占主食总量的1/3

可以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磨豆浆时加一把紫米等。

7

养花草

养花,是很多中老人陶冶情操的养生之道。殊不知,有些花草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却在背地里偷偷伤害你。

医生说:养错花草,日渐伤身

10种花草不适合养在室内:①夜来香;②郁金香;③百合花;④松柏类植物;⑤一品红;⑥含羞草;⑦万年青;⑧夹竹桃;⑨洋绣球花;⑩虞美人。

不要将植物放在家电旁边。家电中释放的热量,容易破坏植物细胞繁殖;浇水也容易将水洒在电器上,引发短路。

养生要点:园艺作为一种身体力行的简单劳动,增加了老年人的锻炼时间,还能降低心脏病、中风、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风险。

01每种花草都要科学放置

玄关:放“发财树”保持湿度;

客厅:养“常春藤”吸尘吸烟雾;

卧室:养“仙人掌”提供氧气;

厨房:放“绿萝”净化空气;

洗手间:放“虎尾兰”吸湿;

阳台:种“爬山虎”减少阳光辐射;

书桌:放“薄荷”提神。

02选择合适的花盆

不上釉的陶盆或紫砂盆:适合名贵花木,美观又透水透气。

瓷盆、釉盆:适合作为套盆或养大株花木。

塑料盆:适合养吊兰等容易栽活的植物。

玻璃盆:可养豆瓣绿等小型观叶植物。

看完以上7个场景,有没有找到自己或家人的影子?比起吐槽,不如教会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毕竟比起跟风式养生,这才是真正的“惜命”。■

值班编辑:郭芙蓉编审:李小不

本文来源:生命时报(id:LT)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jbtx/13150.html
热点排行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