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我们的老百姓口中,有非常形象的形容骨质疏松的说法:人老了,骨头“酥了”,或者“糠了”。是的,这两个名词很准确的表达了骨质疏松以后骨质的特点:“酥了”,是指骨骼的脆性大了,就像干燥的饼干一样,很容易碎掉。“糠了”,是指骨质的韧性差了,强度小了,就像腐烂的木头一样,内部空掉了,承受外力的能力差了。
我们的骨骼,除了大家熟知的由大量钙离子构成以外,其实还隐藏着被忽略,但是并不代表不重要的胶原纤维组织。举个不是太恰当的例子来说,如果骨骼是一个饼干,钙离子成分就是点缀在里面的葡萄干,那么胶原纤维就是构成饼干基础的面粉。正是通过这些纤维组织,才把钙离子成分的东西连接在一起,构成了骨骼的坚强支架。骨质疏松,除了我们熟知的钙离子丢失以外,胶原纤维成分也同时减少了,这次导致“酥了”、“糠了”的现象。
那么骨质疏松症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疾病呢?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从专业角度来讲,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两种:女性在绝经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症称为I型;而Ⅱ型多是指和年龄老化有关的,特别是发生于老年男性身上的骨质疏松症。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称为“特发性骨质疏松”,是指发生于年轻人身上,包括青少年的无明确病因的骨质疏松。这样算下来,原发性骨质疏松一般指这三种。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我们临床上白颠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