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时间:2018-3-8 6:30:05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一、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红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红细胞膜含脂类40%,蛋白质50%,碳水化合物10%。膜的主要蛋白有主体蛋白和外周蛋白。后者包括收缩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区带(4.1~4.5)等,即骨架系统,起支架作用,对维持红细胞的形状、稳定性和变形性有重要作用。膜的主要脂类为磷脂和胆固醇,起屏障和保持内环境稳定性作用。2.红细胞膜的功能:屏障作用和可变性;半透性;免疫性;受体特性:激素类受体、递质类受体、丙种球蛋白受体、病毒受体、EP0受体和铁蛋白受体等。3.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红细胞能量代谢紊乱;红细胞膜有遗传性缺陷;酶缺陷。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及其应用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当水渗透其内部达一定程度时,红细胞发生膨胀破裂。根据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红细胞溶血的情况,通过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反映其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性。比值愈小,红细胞抵抗力愈小,渗透脆性增加。反之抵抗力增大。   参考值:开始溶血0.44%~0.42%(NaCl液),完全溶血0.34%~0.32%(NaCl液)。   (2)临床意义: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降低见于阻塞性黄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2.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1)原理: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其间由于膜异常引起钠内流倾向明显增加,ATP消耗过多;或糖酵解途径酶缺乏所引起ATP生成不足等原因可导致溶血,称为自身溶血试验。在孵育时,加入葡萄糖或ATP作为纠正物,观察溶血可否有一定的纠正,称为纠正试验。   参考值:48小时内不加纠正物的溶血度小于3.5%,加葡萄糖溶血度小于1.0%,加ATP的溶血度小于1.0%。   (2)临床意义:膜缺陷患者溶血度增加,加纠正物可被纠正;G6PD缺陷症者溶血度轻度增加,能被葡萄糖纠正;   自身免疫性溶贫溶血度轻度增加,加葡萄糖无预示价值;PNH本试验常正常。3.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1)原理:当甘油存在于低渗溶液氯化钠磷酸缓冲液时,可阻止其中的水快速进入红细胞内,使溶血过程缓慢。但甘油与膜脂质又有亲和性,可使膜脂质减少。当红细胞膜蛋白及膜脂质有缺陷时,它们在pH6.85甘油缓冲液中比正常红细胞溶解速度快,导致红细胞悬液的吸光度降至50%的时间(AGLT50)明显缩短。   参考值:AGLT50大于s(30min)   (2)临床意义:减少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5~s)、肾功能衰竭、慢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贫和妊娠妇女。4.蔗糖溶血试验为PNH简易重要的筛查试验。   (1)原理:是根据PNH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的蔗糖溶液中对补体敏感性增强,经孵育,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加强,蔗糖溶液进入红细胞内,导致渗透性溶血而设计的。参考值:定性试验:正常为阴性;定量试验:正常溶血率<5%。   (2)临床意义:PNH患者为阳性或溶血率增加,可作为PNH的筛选试验。   自身免疫性溶贫有的可为阳性,白血病、骨髓硬化时可出现假阳性。5.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1)原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体内存在对补体敏感的红细胞。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也称Hamtest,即红细胞在酸性(pH6.4~6.5)的正常血清中孵育,补体被激活,PNH红细胞破坏而产生溶血。而正常红细胞不被溶解,无溶血现象。   结果:阴性。   (2)临床意义:是PNH的确诊试验。阳性主要见于PNH,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严重时可呈阳性。6.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1)原理:将制备的红细胞膜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根据样品中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分离得到红细胞膜蛋白的电泳图谱,从而可见各膜蛋白组分百分率。   参考值:各种膜蛋白组分百分率变化较大,多以正常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图谱作比较。或以带3蛋白为基准,各膜蛋白含量以与带3蛋白的比例表示。   (2)临床意义:许多溶血性疾病常见红细胞膜蛋白异常。各种膜缺陷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收缩蛋白等含量减低或结构异常。某些血红蛋白病骨架蛋白等可明显异常。三、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血象:红细胞呈球形,直径小于6μm,大小一致,数量占10%~70%,硬度增加,中心淡染区消失,简易红细胞滚动试验呈阳性。   (2)骨髓象: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3)特殊试验①脆性试验:红细胞常于0.68%NaCl液中开始溶解,0.4%NaCl液中完全溶解,盐水渗透脆性增加,孵育后脆性更高,ATP或葡萄糖能够纠正筛选试验,红细胞寿命期缩短;②自溶试验:溶血大于5%,加ATP可减轻溶血;③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红细胞骨架蛋白、收缩蛋白缺陷。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1)血象:红细胞呈椭圆形、球形,大小一致,数量占10%~70%,硬度增加,中心淡染区消失。   (2)骨髓象: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特殊试验脆性试验、孵育后和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四、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1)血象: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增高,少数病例减少。红细胞按对补体敏感性分为接近正常红细胞(Ⅰ型)、中等敏感(Ⅱ型)、高度敏感(Ⅲ型)。溶血程度取决于Ⅲ型红细胞多少。白细胞计数半数病例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低于正常。   (2)骨髓象:骨髓象随病情变化不一,除按有核细胞分四级外,注意粒红比例,增生低下者应注明部位,诊断疑难者需同时作病理活检。   (3)溶血试验:①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test)、蔗糖溶血试验、蛇毒溶血试验、尿潜血(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等,其中两项阳性或一项阳性,但对照阴性,结果才可靠;②排除其他需鉴别的溶血性疾病;③作为研究可采用补体溶血敏感试验,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查GPI锚蛋白及PIG-A基因。   练习题   对红细胞膜起屏障和保持内环境稳定作用的是A.主体蛋白B.锚蛋白C.磷脂和胆固醇D.骨架蛋白E.肌动蛋白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确诊试验是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D.蔗糖溶血试验E.外周血可见球形红细胞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区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试验是A.抗人球蛋白试验B.酸溶血试验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骨髓铁染色E.过氧化物酶染色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赞赏

长按







































白斑病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jbtx/8807.html
热点排行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