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高血压糖尿病的另一致病因素

时间:2018-9-18 17:36:13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大家知道,高血压、糖尿病大多是原发疾病,无根治手段,需终身用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但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

年3月8日,医院开展三八节健康体检活动,王女士因“右侧腰背部不适半年”来院体检。行泌尿系彩超示:肝肾间隙可见一大小约68mm×42mm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形态尚规则。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泌尿外科治疗。患者入院时查血压:/mmHg,空腹血糖:9.8mmol/L。行肾上腺CT示: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明显压迫临近下腔静脉,符合嗜铬细胞瘤表现。

嗜铬细胞瘤化验室相关检查除尿香草酸(VMA)升高外,其余检查均正常。

按照“嗜铬细胞瘤”积极术前准备,给予降压、扩容、控制血糖,于3月27日泌尿外科罗博主任带领泌尿外科专家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大力鼎力协助下行“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患者逐渐康复出院。术后病理回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血压、血糖基本恢复正常。

那么什么是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都有那些危害?该怎么治疗呢?

嗜铬细胞瘤的概念:

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使患者血压升高,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嗜铬细胞瘤的病因:

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病人中患病率为0.05%~0.2%,发病高峰为20~50岁。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且多为一侧性,多良性,恶性者占10%。与大部分肿瘤一样,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的病因仍不清楚。家族型嗜铬细胞瘤则与遗传有关。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甚大,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心衰或脑出血等。嗜铬细胞瘤大约10%在肾上腺外,10%呈恶性,10%为家族性,10%出现于儿童,10%瘤体在双侧,10%为多发性。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儿茶酚胺分泌过量有关,表现有高血压、头痛、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其常见症状和体征如下:

1.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为本症的主要和特征性表现,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典型的阵发性发作常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可达~/~mmHg,伴剧烈头痛,全身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上腹部紧迫感、疼痛感、焦虑、恐惧或有濒死感、皮肤苍白、恶心、呕吐、腹痛或胸痛、视力模糊、复视,严重者可致急性左心衰竭或心脑血管意外。

(2)低血压、休克本病也可发生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甚至休克或高血压和低血压交替出现。

(3)心脏病变大量儿茶酚胺可致儿茶酚胺性心脏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部分病例可致心肌退行性变、坏死、炎性改变等心肌损害,而发生心衰。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致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2.代谢紊乱

高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而使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可致发热、消瘦。肝糖原分解加速及胰岛素分泌受抑制而使糖耐量减退,肝糖异生增加。少数可出现低钾血症,也可因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而致高钙血症。

3.其他表现

过多的儿茶酚胺使肠蠕动及张力减弱,故可致便秘、肠扩张、胃肠壁内血管发生增殖性或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致肠坏死、出血或穿孔;胆囊收缩减弱,Oddi括约肌张力增强,可致胆汁潴留、胆结石。病情严重而病程长者可致肾衰竭。膀胱内副神经节瘤患者排尿时,可诱发血压升高。在大量肾上腺素作用下血细胞发生重新分布,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增多,有时红细胞也可增多。

嗜铬细胞瘤相关检查:

1.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

(1)尿中儿茶酚胺、香草基杏仁酸、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及其总和(TMN)均可升高。

(2)血浆儿茶酚胺和DHPG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值在本病持续或阵发性发作时明显高于正常。仅反映取血样即时的血儿茶酚胺水平,故其诊断价值不比发作期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水平测定更有意义。

2.肾上腺CT扫描

为首选。做CT检查时,由于体位改变或注射静脉造影剂可诱发高血压发作,应先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控制高血压,并在扫描过程中随时准备酚妥拉明以备急需。

3.磁共振显像(MRI)

可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及结构特征。

4.B超

灵敏度不如CT和MRI,不易发现较小的肿瘤。可用作初步筛查、定位的手段。

5.Ⅰ-间碘苄胺(MIBG)闪烁扫描、生长抑素受体和PET显像

具有定性和定位意义。

如何诊断嗜铬细胞瘤?

1.定性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建立在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基础上的。

2.定位诊断

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同位素Ⅰ标记MIBG扫描)可协助对嗜铬细胞瘤进行定位,来指导治疗。

如何与其他相关疾病鉴别?

许多疾病都有类似嗜铬细胞瘤表现,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

1.原发性高血压

某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现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表现为心悸、多汗、焦虑、心输出量增加。但患者的尿儿茶酚胺是正常的。尤其是在焦虑发作时留尿测定儿茶酚胺更有助于除外嗜铬细胞瘤。

2.颅内疾病

在颅内疾病合并有高颅压时,可以出现类似嗜铬细胞瘤的剧烈头痛等症状。患者通常会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来支持原发病。但也应警惕嗜铬细胞瘤并发脑出血等情况。

3.神经精神障碍

在焦虑发作尤其是伴有过度通气时易与嗜铬细胞瘤发作相混淆。但是焦虑发作时通常血压是正常的。如果血压亦有上升,则有必要测定血、尿儿茶酚胺以助鉴别。

4.癫痫

癫痫发作时也类似嗜铬细胞瘤,有时血儿茶酚胺也可升高,但尿儿茶酚胺是正常的。癫痫发作前有先兆,脑电图异常,抗癫痫治疗有效等以助除外嗜铬细胞瘤。

5.绝经综合征

处于绝经过渡期的妇女会出现多种雌激素缺乏导致的症状,如潮热、出汗、急躁、情绪波动难以控制等,类似于嗜铬细胞瘤发作,通过了解月经史,进行性激素及儿茶酚胺的测定可有助于鉴别。

6.其他

甲亢时呈现高代谢症状,伴有高血压。但是舒张压正常,且儿茶酚胺不会增高。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等均需与嗜铬细胞瘤鉴别。一般根据发作时心电图改变、改善心肌供血治疗有效等可以与之区别。最关键的还是尿儿茶酚胺的测定。

嗜铬细胞瘤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1.心血管并发症

儿茶酚胺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休克。

2.脑部并发症

脑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压脑病、精神失常。

3.其他

如糖尿病、缺血性小肠结肠炎、胆石症等。

嗜铬细胞瘤如何治疗呢?

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因此术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1.药物治疗

(1)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一旦明确,应立即用药物控制,以防出现高血压急症。主要用药为长效α受体阻滞药,包括酚苄明和哌唑嗪。

(2)合并高血压急症时可静脉给以酚妥拉明。如疗效不好可静脉输注硝普钠。

2.术前准备和药物治疗

(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①酚妥拉明用于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治疗高血压危险发作或手术中控制血压。②酚苄明常用于术前准备,术前口服,直至血压接近正常,服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卧、立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③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均为选择性突触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应用时易致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故应在睡前服用,尽量卧床。④乌拉地尔(压宁定)可阻断α1、α2受体,并可激活中枢5-羟色胺1A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调节中枢的交感反馈作用,故在降压的同时不增加心率。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因使用α受体阻断剂后,β受体兴奋性增强而致心动过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

(3)钙通道阻断剂(CCB)CCB可用于术前联合治疗,尤适用于伴冠心病或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或与α、β受体阻断剂合用进行长期降压治疗。常用硝苯地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

(5)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是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高血压危象发作或手术中血压持续升高者。严密监测血压,调整药物剂量,以防血压骤然下降,并监测氰化物的血药浓度。

(6)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α-甲基对位酪氨酸为酪氨酸羟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阻断儿茶酚胺合成。根据血压及血、尿儿茶酚胺水平调整剂量,可逐渐增加。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抑郁、消化道症状、锥体外系症状如帕金森病等。减量或停药后上述症状可很快消失。

3.Ⅰ-MIBG治疗

主要用于恶性及手术不能切除的嗜铬细胞瘤。

4.嗜铬细胞瘤所致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应首先抬高床头,立即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密切观察血压,当血压降至/mmHg左右时,停止注射。继之缓慢滴注。

5.术后处理

在肿瘤切除后,患者血压很快下降。如术后仍存在持续性高血压,可能是肿瘤未切除干净或已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儿茶酚胺在手术后7~10天即可恢复正常水平。因此在术后1周时要测定儿茶酚胺或其代谢物以明确肿瘤是否完全切除。

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者恶性肿瘤扩散的患者,可以长期药物治疗。多数的肿瘤生长很慢。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及a甲基酪氨酸长期治疗可有效抑制儿茶酚胺合成。

6.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恶性嗜铬细胞瘤可以在腹膜后复发或是转移到骨、肺、肝脏等处。复发有可能在第1次术后的数年或数十年后才发生,需要长期随诊观察。放疗虽效果不是很好,但对控制骨转移有好处。可以联合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甲氮咪胺)化疗。

7.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处理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通常是多发的或是累及双侧肾上腺,而且复发率高。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对小的、无功能的肿瘤进行随诊观察、肿瘤侧肾上腺切除、预防性双侧肾上腺切除等。在双侧肾上腺全切术后应注意长期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8.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处理

妊娠期嗜铬细胞瘤较难处理。在未经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经阴道自行分娩往往会给产妇及婴儿带来很大危害。肿瘤的定位适宜行MRI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就应服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如果是在妊娠的早期及中期,如术前准备充分后应立即手术。术后不需要终止妊娠,但手术有可能增加流产的概率。如果诊断时已处于妊娠晚期,在胎儿足月时可以随嗜铬细胞瘤手术而行剖宫产。如胎儿尚未成熟,应继续服用药物,并进行严密的监护,直到适宜手术。

嗜铬细胞瘤预后如何?

1.如能早期诊断则预后可明显改善。

2.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之下手术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3.因为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复发率高,建议每年复查1次。若测定值异常,再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恶性嗜铬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低于50%。

4.完全切除肿瘤而高血压治愈的患者约70%,其余者仍有持续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复发,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通常降压药物可以良好控制血压。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科室:

医院泌尿外科病房(12楼西区)和门诊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中心许昌分中心(2楼西区)是我院重点科室,医生共七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10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4名,前期暂时设置床位33张,且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中心的北京知名泌尿外科专家及医院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来我院门诊定期坐诊、手术并参加科室查房,指导科室工作,并聘请我省泌尿外科委员会前主任委员魏金星教授长期来我院指导工作。

科室拥有德国STORZ腹腔镜手术系统、STORZ肾镜手术系统、STORZ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硬镜及电子膀胱软镜、瑞典EMS第五代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德国STORZ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系统、科医人钬激光碎石系统、先进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手术系统、进口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尿流动力学检查系统。手术室及ICU配套设施完善,且配备专业信息化系统一套,可以实现科室、患者智能管理、移动护理、远程会诊等功能,主要从事:泌尿系结石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手术治疗及化疗、内分泌治疗;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各类微创治疗;泌尿系感染、男科疾病、男性不育、泌尿外科的先天性畸形疾病的手术治疗等。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jbtx/9551.html
热点排行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某……【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

为什么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  在临床上,的确会发现有的高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