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年发布的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人。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波动性,在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往往读数不同,有时差异还相当大。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如果连续三次非同日血压水平收缩压≥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按病因分
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可能是继发于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病、肾上腺病变、妊娠或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必须经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确诊为“高血压病”。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一部分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是用介入的方法去除病因,并有效地控制血压。
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级
高血压1级: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高血压2级: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毫米汞柱;高血压3级:收缩压超过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毫米汞柱。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大多数高血压都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长期用药物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显示,其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高血压有多基因遗传的特点,在同一家庭中高血压病患者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有遗传因素存在。但目前临床检测这些遗传基因还是很困难的。
超重:体重与血压有明显相关性。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人高2~4倍,而随着体重的减轻,血压往往会随之下降。
膳食结构: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而如果膳食中富含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等,则可预防血压的升高。
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从事高度紧张脑力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体力劳动者高,说明高血压在长期精神紧张又缺少体力活动者中更易发生。
某些药物的影响:如女用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和危害
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多数高血压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偶有头痛头晕、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很多患者仅在查体时才发现血压升高。
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周围血管等靶器官损伤。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病情逐渐进展则会造成器官功能的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造成头痛头晕加重,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甚至发生脑出血。
心脏则可表现为逐渐扩大,后期可发生左心衰竭,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肾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出现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高血压可造成多器官的损害,降压治疗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对于不同的患者,达到保护重要器官的目标血压值各不相同。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9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应毫米汞柱;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还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应/85毫米汞柱;蛋白尿1克/天者,血压应控制在/75毫米汞柱以下。
郭丹杰
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理事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科普专家
专业特长
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心脏康复
门诊时间
周三、周五上午
对于健康的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