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答读者问干燥症

时间:2016-12-7 20:53:05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点击上方“   

来源:谢昌仁,《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参12克,麦门冬10克,石斛、干地黄、山药、茯苓、泽泻各12克,天花粉15克,鸡内金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养阴,滋肾生津。 

方解:本方用于“消渴”症之治疗,尤适于阴虚燥热型。经云:“二阳结为之消”,“胃热则消谷,谷消则善饥”。《临证指南》则曰:“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鸱而已”。由此阐明了该病之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从而形成“阴虚燥热”的病理基础。本方即是针对于此,以寒制热、育阴润燥、滋肾生津,达清热滋阴之目的。其中,石膏、知母、甘草乃白虎汤之意,清阳明胃热,如张景岳所云:“果为实火者,但去其火,则津源自生,而消渴自止”;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为六味地黄汤去山萸肉,舍其偏温之性,可滋肾育阴,即所谓:“治消之法,以治肾为主”;沙参、麦冬、花粉,养肺胃之阴而生津、滋上源以生水是也;鸡内金为治糖尿病之单验方,临床证明有降糖作用,系辨病用药。全方共13味,清热与滋阴并用,补中有泻,清而兼润,各司其职,又配合默契。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滋肾生津之功。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疗效:多年使用,对阴虚内热型者颇有卓效。

附记:对脾肾气虚型者则不宜用。

参梅含片

  

来源:干祖望,《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沙参、元参、乌梅、生地、天花粉各克,薄荷60克,甘草30克。 

用法:方中除乌梅、甘草之外,可用不同方法提炼,制成片剂,约片左右,瓶贮待用。虽无明确失效期,但最好不超过1年。此药为含化剂,每次含1片,随它化为水液、慢慢吞咽,每天6~10片。   

功用:养阴生津,润咽止痛。 

方解:此方源于《温病条辨》的增液汤,取其滋养肺肾,生津增液。但原方仅仅有利于急性病的“劫津”,对慢性病的“耗液”作用不大。于是辅以乌梅,其味酸,能强力收敛生津,此正补“耗液”的需要。而且还有抗菌、抗过敏作用,更适合于慢性咽炎。喉科曾有“盐梅”一方,方中加以改进以适今用。取用元参清燥热而利咽,薄荷疏风热而利咽,花粉消痰结而利咽、甘草调味而利咽。诸药合用,直达病所,相得益彰。   

主治:慢性咽炎及干燥综合征。   

加减:本方不宜加减而又难适合慢性咽炎之不同证型,故好在食药同源,在用药的同时,佐以食疗法来弥补。属肾亏者,可吃核桃,每天3个,临睡前生吃;肺虚者,可吃百合汤或白木耳;脾虚者,用山药粉与白术以1∶3比例煮粥吃,甜、咸均可;五志之火者,可吃绿豆粥或绿豆汤。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又广东名医邓铁涛教授之治慢性咽喉炎方;五爪龙30克(如缺,可用太子参15克代),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慢性咽喉炎。功能益气养阴、利咽止痛。故用之效佳。

养阴清热汤

  

来源:徐治鸿,《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生熟地各15克,白芍、黄芩、丹皮、玄参、桔梗、山药、地骨皮、女贞子各12克,天冬、麦冬、栀子、生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清热。 

方解:慢性口疮病,久病多虚,多呈虚火表现,尤以阴虚火旺多见。本方由六味地黄汤和甘露饮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生熟地、女贞子、二冬补益胃肾之阴,润肺生津,养血填精,滋阴凉血;黄芩、栀子清热除湿,降火除烦;丹皮清肝胆之火,凉血活血;山药补脾益肾;白芍柔肝养血;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桔梗清热利咽,载药上行;地骨皮清热凉血、除虚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协同,共奏滋阴清热之功。 

主治:复发生口疮,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阴虚火旺型患者。常伴有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心烦急躁,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便干尿黄,舌质红或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或数。   

加减:临证时亦可酌情选用生龙牡以加强平肝潜阳收敛之功;加知母,黄柏,以加强滋阴降火之功,滋阴降火,清中下焦之热;加茯苓、泽泻以增加健脾淡渗利湿之力。   

疗效:验之临床,坚持服用,可收良效。

(选自《秘方求真》程爵棠主编.学苑出版社出版)

特别提示:去医院咨询医生









































白癜风专家
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stj/3731.html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