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不孕症有希望

时间:2016-12-25 15:11:31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弘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弘济堂中医馆携手国医大师、山医院等单位名老中医和名师为大众提供中医健康诊疗,设有正骨整脊、捏筋拍打、针灸推拿、艾灸理疗、小儿推拿、中医讲座和健康养生指导。

    

凡生育年龄的妇女,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为不孕症。从未怀孕者为原发性不孕症,曾有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而两年以上不孕者为继发性不孕症。其发病率为5%~10%,为妇科常见难治病之一:本症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为生殖器病变,如排卵障碍、输卵管闭阻、子宫内膜异位等。若是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如无子富、无卵巢、无子宫内膜、实质性子宫和实质性输卵管等,则非药物所能解决。现代西医治疗本病无特殊药物。

不孕症,中医学称之“全不产”、“无子”、“断绪”等。中医学对本症的记载甚早,早在夏商周时代(公元前一公元前年)《山海经》中就有“鹿蜀佩之宜子孙”、“圆叶而白附,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等记载。这说明当时已有治疗不孕症的药物。《圣济总录》曰:“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已阐明了病机。中医对本症的发生,认为主要是肾气不足,肝郁气滞以致冲任气血失调而引起。历代医家对不孕症的证治极为重视,根据“求子之道,首先调经”的指导思想,治疗以调经为主,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现代中医对不孕症的治疗,最早报道于50年代,按月经周期治疗不孕症。60年代以来,各地陆续有“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报道。80年代后,对不孕症治疗的文献报道逐年增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中医治疗本症在辨证与辨病结合及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等方面都有重要进展。首先是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实验研究证实“肾虚证”的出现与下丘脑性功能紊乱关系密切。补肾药调节性腺轴功能的作用水平在下丘脑,表明“肾主生殖”的功能与下丘脑对女性性腺轴功能调节作用密切相关。同时,在临床上也收到了较好疗效,据报道,对临床例月经不调致不孕病例统计,应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后,有效率达80%,妊娠率在60%以上。

1.病因病机

临床上原发不孕症以肾虚、肝郁、脾虚为多见,而继发不孕症以痰湿或气滞血瘀为多。

1.1肾虚

肾藏精,主生殖,肾气旺盛,精血充盈,任通冲盛,月经按时来潮,两精相博才能生子。若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久病耗伤,致肾气虚弱,精血不足,冲任亏虚,温煦无权,则胞宫虚寒不能摄精成孕,《圣济总录》说:“女子所以无子,系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或多产房劳,久病耗伤肾阴,致精血不足,血枯内热,子宫干涩,也不能摄精成孕。因精血同源,肾虚者常伴见肝血虚。

1.2肝郁

肝主疏泄,疏通气机,气机条畅,冲任调和,胞脉得养,故能受孕。若情志抑郁,疏泄不畅,气血失和,冲任失调,则不能成孕。

1.3脾虚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冲任气血充盈,才能为受孕提供基本条件。若饮食不节,或肝气乘犯,可致脾胃失养,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冲任血海不足,则难以成孕,即使成孕胞宫气血亏虚也易流产。

1.4痰湿

素体肥胖,恣食肥甘厚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流注于下,阻塞胞络,影响胞宫气机,则难以成孕。

1.5血瘀

气郁日久,血行不畅,或流产后,瘀血内阻胞宫,难以成孕。

          

2.辨证论治

2.1肾精亏虚

证见婚久不孕,月经后期或稀发,量少,色淡,质稀,初潮较迟,伴有腰腿酸软,性欲低下,面色晦暗,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舍淡,苔薄白,脉沉细。临床多表现为子宫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发育不良,不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治以补肾养肝,调冲任。基本方药(四二五合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仙灵脾、仙茅、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益母草、丹参。

2.2肝气郁滞

证见婚久不孕,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伴有血块,经期或经后腹痛,乳房、胸肋或少腹胀痛,心情抑郁,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细,治以疏肝理气,兼以健脾。临床表现为炎症性不孕(如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不排卵。基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路路通、川牛膝、香附、柴胡、茯苓、益母草、陈皮、甘草。

2.3脾气虚弱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质稀,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纳差,大便溏,舍淡,苔薄白,脉沉细。临床多表现为卵泡发育不良,子宫内膜薄,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基本方:加味参芪四物汤。

2.4宫寒不孕

证见平素少腹冷痛,经期加重,月经后期量少,色暗,伴有血块,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舍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经散寒暖宫,基本方以加味温经汤。

2.5气滞血瘀

证见下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腹痛加剧,经色紫暗,伴血块,经血排出不畅,心烦郁闷,舌暗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治则以理气活血,温经通络。基本方以加味德生丹(自拟方):柴胡、香附、当归、广木香、青陈皮、元胡、益母草、小茴香、川芎、白芍、熟地、砂仁、制没药。

2.6痰湿凝滞

证见体胖痰湿之体,平素白带多,质粘稠,月经后期或稀发,量少,色淡,腹胀,肢体郁胀,脉濡湿或沉迟滑。临床多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以燥湿化痰,补气通络。基本方:加味苍附导痰汤加减。

          

3.治疗经验

不孕症的辩治重点在肾,治疗时着重从肾论治,即使无肾虚的证侯,亦要兼顾到肾。在治疗不孕症时,既重在保护精血,又处处顾扩阳气(即氤氲之气)。只有精血充足才能摄精成孕,保护氤氲之气,才有生身之机。常言:“寒水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

不孕症不外虚实两大类,原发不孕往往以先天肾气不足(发育不良)多见。《医部总录》:“今夫人无子者,率母血少,不足以摄精也。血之少也,故非一端,然又胃子者,必须补其精血,无亏欠,乃可以成胎孕”。因此治疗以调补肾为主,肾气盛精血足,方能摄精成孕。继发不孕多以实证见多(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综合征),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或燥湿化痰理气为主,气机畅通,冲任得养则能受孕。

3.1月经不调而致不孕

通常将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的病变称为月经不调,而将闭经,崩漏是为月经的严重失调。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先天不足,后天劳逸失常,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跌仆创伤、人流、上环等,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致冲任损伤,发为月经病,其主要病机为瘀和虚。

月经病的诊断及辩证:诊断主要依据其主症,其辨证则根据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其他症状,结合患者的形、气、色、舌、脉,综合四诊所获资料,确定其病机。

月经病的治疗:在四诊辩证的基础上,治疗月经病种在调经,使异常的月经恢复正常。据多年的经验,治月经病必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着重于攻、活、补,既经前宜攻、经期宜活、经后宜补,在具体应用中,当有侧重。其攻法主要在经前期应用,可用于阳盛实热型、肝郁化热型的月经先期,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的月经后期或闭经期等。常用的治疗方剂如:阳盛实热型月经先期的清经散,肝郁化热型月经先期的丹栀逍遥散,痰湿阻滞型的月经后期或闭经期的芎归六君子汤、桃红四物合乌药汤以及血府逐瘀汤。其活法即在月经期采用活血、温经、通络之法使经血顺利排出,常用的治疗方剂如桃红四物汤、生化汤。至于经后补法,应用更广,如健脾益气、摄血调经的补中益气汤;滋阴清热,调血养经的两地汤,补血调经的大补元煎;补中益气固冲调经的固阴煎和举元煎;补肾填精、养血调经的归肾丸;气血双调的归脾汤等。

3.2子宫发育不良而致不孕

子宫发育不良引起的不孕症是因肾气不足,先天发育欠佳所致。妇女所重在血,血能构精受胎成孕,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使无亏欠乃可成胎。但水为造化之元,火为万物之先,阳为发育之首,要使生发之机畅达活跃,非生气之少火不足为动。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以四二五合方为主加减,取四物汤养血滋阴,益肾柔肝。方中当归,川芎养血行血,熟地、白芍滋养肝肾,则阴血得生,气血得行,冲任胞宫得养;五子填精补肾;二仙温肾阳,达到温而不燥,且能润而生精。本方功能养精血、温阳气,使肝脾肾三脏同治。

3.3输卵管不通及附件炎症而致不孕

治疗本病除了照顾肾、精血、阳气以外,还应着重治肝、治气、治血。肝经循行两少腹(经输卵管部位),所谓静脉所过,疾病所生,所以附件炎症而致的不孕症从肝论治,调理气血乃为治其本。一般认为炎症辩证多是气滞血瘀、热毒瘀结为主。治以理气活血,温经通络。基本方以加味德生丹(自拟方)。妇科病的慢性炎症,用药不能过于寒凉,而应用一些具有温养流动之性的当归、川芎、鸡血藤、鹿角霜等配以活血通络之品,以利于温通经脉,有利于输卵管的通畅。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白癜风该怎么治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stj/4469.html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