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每年新增万以上。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卫生部决定自年起,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一
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1、正常血压应是多少?
根据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最佳正常血压是收缩压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范围为收缩压至mmHg/舒张压80至89mmHg;高血压为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
2、如何判断自己的血压值?
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建议复查,隔几个月复查一次。
如首次测量血压≥/90mmHg,但小于/mmHg,有可能是高血压,建议每隔1至2周测一次血压,如非同日三次血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血压未达到/90mmHg,则继续监测血压。
3、应多久测一次血压?
年龄大于18岁以上的成年“正常血压”人,建议每两年测一次血压;对大于35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血压-/85-89mmHg、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建议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坚持首诊血压测量制度,对到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不管看何病,均应测量血压。建议中老年人备有血压计,在家中自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24h动态血压监测——全天候“看守”血压
人的血压时刻都在波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活动时血压升高,休息时血压降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这种方法称为偶测血压。偶测血压有一些不足:
①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只是某些时间升高而容易延误诊断;
②从血压值上不能提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区别要点;
③无法根据血压波动的高峰时间合理用药。
而有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样的“法宝”,就是将一种特定的动态血压记录仪佩带在受检对象的上肢和胸部,仪器自动定时记录受检者24小时血压,发现受检者日常活动(如运动、锻炼、工作、生活、休息和睡眠)中的血压变化。不放过任何高血压的蛛丝马迹,白大衣高血压和反白大衣高血压也能乖乖地原形毕露。有了它的帮忙,还能帮您:
①更好地评估您服用药物的治疗效果,避免血压像“坐过山车”那样忽上忽下;
②协助发现晕厥原因,发现您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使高血压的治疗变得有的放矢
二
科学预防高血压的几点注意
1、减少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2、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有效控制体重。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4、戒烟。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5、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
6、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
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病痛总在不知不觉中来临,每天了解一点健康资讯总有益处,我们相信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