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高血压,太年轻了,能不能不吃降压

时间:2018-5-5 20:38:55 来源:继发性高血压

医生,我高血压,太年轻了,能不能不吃降压药?!这是年轻高血压来看门诊问的最多的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医生也不会给你轻易用药!

以往高血压一直被视为“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正在逐步年轻化,特别是高收入、高职位、多应酬的中青年白领人群正成为高血压的“新宠”,由于这些人的高血压发现率低,被称之为高血压的“隐形族”。据中国高血压联盟调查显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每年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万人次。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患病率为5.8%左右,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约万人次,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到了患病人数的20%。且高血压及其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高血压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现在中青年患病率越来越高。从发病原因角度,一是中青年人群不健康饮食方式,如饮酒、高盐、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饮食。二是中青年人群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大,精神紧张,二是熬夜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睡眠相对较少,而睡眠减少三个小时以上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和RAS系统激活;四是中青年群体中相对肥胖和超重者较多;五是中青年群体易接触不良因素,如吸烟;六是中青年人群缺乏运动整日坐着操作计算机的人群越来越多,活动的越来越少使得肥胖越来越多。

从流行病学角度,我国高血压人群增长最快的就是中青年高血压,近三亿的高血压人群中,三分之二是中青年。多数年轻人无法接受长期吃要吃药而使高血压状态持续得不到治疗发展为终身性高血压比例非常高,几年后会带来各种靶器官损害。

中青年高血压特点:一是以舒张压或舒张压、收缩压同时增高相对多见;二是由于中青年血管弹性较好,会形成的脉压差较小;三部分是血压波动中以非勺型和反勺型的血压升高曲线(夜间血压高))为主;肥胖合并呼吸睡眠障碍低通气综合征等有关。四是合并靶器官损害及多重危险因素多见。临床上对于这类人群容易忽视,导致长期得不到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血压如果不控制它在发展多年之后,对人的重要器官会造成重大伤害。正因如此,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一旦患上高血压,就必须高度重视。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治疗原发病根治或改善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数病人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年轻人有了高医院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

然而,很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都有一个误区,导致服药时机太迟,引来终生遗憾。其实,单纯的舒张压升高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确切的。这种状态持续10年左右,很多患者的靶器官功能如心脑肾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医学界一直推荐,当舒张压在95毫米汞柱以下的时候,可以考虑体育锻炼的方式来改善血压,从而代替服药。但是当舒张压在95毫米汞柱以上的时候甚至收缩压在毫米汞柱以上的时候,就必须服药治疗。遵从这样的服药时机,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人得了高血压,需不需要吃药,吃什么药,一般是由医生来判断的。跟高血压的危险等级有关系,不仅仅是要看血压值。

美国新指南将</80mmHg定义为正常血压,-/<80mmHg定义为血压升高,-/80-89mmHg定义为高血压1期,≥/90mmHg定义为高血压2期,比目前中国指南更积极和强化,因为大量观察性研究认为血压值超过/80mmHg心血管风险就增加。

而我们目前还是按照中国高血压指南来制定你的高血压治疗方案的

我们就从目前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分级及危险分层看你的高血压如何治疗?

*血压不同,危险程度不同根据血压值,我们把血压分成3级:轻度(1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90~99mmHg;中度(2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mmHg;重度(3级高血压)收缩压超过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mmHg。如果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位于不同的等级内,要以较高的等级为标准。例如一个患者的血压是/mmHg,收缩压在1级,但是舒张压位于2级,这样的患者属于2级高血压。

*多种因素决定危险程度

简单判断高血压是否危险,除了要看血压之外,还要看是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危险因素:年龄>55岁(男)或者>65岁(女)、吸烟、高血脂、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缺少体力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异常等;

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视网病变、糖尿病。

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并不是只测量血压,同时还要检查有没有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疾病等,结合患者的血压值综合判断危险程度。

吃不吃药,和危险程度相关

为便于临床实际应用,我国的新指南中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危险性进行了量化,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

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注意:在达到高危组的患者要立即开始用药治疗。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

综合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器官损害和疾病的危险分层

综合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器官损害和疾病的危险分层(血压水平mmHg)

一般来说,只要出现器官损害或者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就是高危,表示这个患者发生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很大,需要降压治疗。

对于高血压分级是1级,没有上面说的危险因素、器官损害,也没有相关疾病,或者只有1~2个危险因素的,可以先不用药物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但生活方式调整没有效果时,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再次提醒大家:上面列出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血压的危险程度,是由医生来判断的,要不要吃药,也是由医生来决定。

大家千万不要自行对号入座、自诊自治,以免耽误治疗。

血压、各种危险因素的不同,也决定了降压药的选择不同。

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来回答,要看血压的水平,还有血压达标的时间。

按目前中国高血压指南如果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是/90mmHg以下)达半年以上,而且能继续坚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试着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如果血压没有达标,或者时高时低,一定要继续坚持吃药。

降压是场持久战

血压的控制是一场持久战,为了健康,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1.不要吃吃停停

想停药绝对不能心急,越断断续续的吃药,血压控制会越难,停药或者减量就遥遥无期。

而且,用药不规律带来的血压波动,还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不要过度运动

很多患者觉得自己吃了药,血压还是控制不好,一定是运动还不够。加强运动量,有些还开始节食、不吃肉,以期这样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要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坚持终身,但过度了就不好。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中,遗传也占了一部分。对于有些人,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就是控制不了血压,需要药物帮助。

过度的「健康」往往坚持不久,不能过分「伤害」自己,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长期坚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用药物来调整血压。

3.不要迷信自然疗法

有不少机构、商家会宣传各种替代疗法,比如通过各种途径调理身体,达到一种所谓「平衡」,不吃药就「根治」高血压。

肯定的是一些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详细的高血压生活管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有详细的阐述)但如果饮食、运动没有效果,或者血压中、重度升高,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方法,还是用药控制血压。

降压药并不会让人上瘾,相对于副作用来说,它们保护心脏、肾脏的益处更加明显。

药物是用来帮助您的,不是用来「危害」您的,合理用药,绝对是利大于弊!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白癜风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ojm.com/ystj/9058.html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认识……【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高血压的各种情况

今天突然想起我已经去世的奶奶,生前她就患有高血压,我想大家都……【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